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故人故作追艺德,郑有慧书画艺术文献展“画中有话”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乐梦融     作者:乐梦融     编辑:江妍     2021-10-21 14:03 | |

  “心香一瓣·郑有慧书画艺术文献展”近日在海上印社艺术中心举办,展览展出郑有慧书画作品和相关艺术文献近百件。郑有慧祖父系被誉为“补白大王”的郑逸梅先生,郑有慧幼时常跟随祖父访友,此次展出的珍贵手稿亦从第一视角钩沉海派书画轶事。

郑有慧扇面《翠拂晴波》_副本.jpg

图说:郑有慧扇面《翠拂晴波》 主办方供图 下同

  郑有慧四代从事教职工作,其中三代均在普陀区执教,恰好海上印社落户普陀,于是在此举办展事。著名书画鉴定家、辽宁博物馆馆长杨仁恺曾在新加坡为郑有慧画展题写展名,此次展览沿用这幅墨宝。此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是去年今年的新作。

  郑有慧说:“我追求中国画的笔墨干净、气韵雅致,在我看来中国画不管怎么变化,不能去离笔墨二字,这是中国画的命脉和根本,反之则走入旁门。”郑有慧曾跟随书画名家陶冷月习画仅一年,画梅的功夫便得得到要义。欣喜之余,陶冷月写下题款,赞其“画梅已入门径,此作淡雅绝俗,能为癯仙传神矣”。

陶冷月题郑有慧作《梅》_副本.jpg

图说:陶冷月题郑有慧作《梅》

  “文献和书画艺术放在一起展览是一次创新,源于我既是画家也是教师。我想把与艺坛长辈的交往故事说出来。不光通过文字出版,还把这些信札、手稿呈放在今人面前,他们爱国、坚忍、谦逊、包容的美德值得艺术同行缅怀。”这位新民晚报夜光杯的常作者,将去年《新民晚报》副刊封面发表的《逸清云上——忆祖父郑逸梅》样刊陈列于展柜中,旁侧放着祖孙两代同绘的连环画《三国闲话》和她专著《书画名物忆旧》。

  受赠的名家画作中,有几件意义非凡,可以引出一段段书画往事。比如,著名文物鉴藏家、书画家张伯驹是郑逸梅挚友,两人频繁通信。张伯驹在83岁时为郑有慧绘《兰花图》,钤印“丛碧八十后印”“平复堂印”“伯驹长寿”等,并特地在根部画上根须,题句“不画无根画有根”,旨在勉励后生。

张伯驹《兰花》_副本.jpg

图说:张伯驹《兰花图》

  中国动画鼻祖万籁鸣常到郑逸梅家去探望,看少年有慧舞文弄墨,便问她“借”纸笔。彼时万籁鸣年过八旬,却一气呵成地画了一匹“天马”,还谦逊地落了上款:“写奉有慧同志正腕”。

万籁鸣《天马》_副本.jpg

图说:万籁鸣《天马》

  郑有慧生于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于三月初三修禊于兰亭,醉酒后写下了千古名章《兰亭集序》。高催万的一幅对联“写一山一水真性自见,愿三月三日天气常新”让郑有慧倾心,于是请赵冷月、申石伽、张森、刘一闻等书画名家为其抄录,置于展览尾声,以示与书画之深缘。

  展览持续到10月24日。(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