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大师画作讲述“奋斗年代”,沉浸式红色艺术课堂吸引年轻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沈毓烨     2021-11-22 12:08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坐落于佘山脚下云堡未来市艺术园区内的艺术百代美术馆,因为毗邻松江大学城,其红色主题吸引了周边不少学校的学生,他们自发相约而来,在开馆展“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营造的沉浸式红色艺术课堂中流连。日前,参展的几位艺术家来到艺术百代美术馆,和现场观众一起从作品出发,探讨几代人“奋斗”的精神、“奋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图说:汪观清给大家看他的小稿 官方图

耄耋之年的汪观清曾经三次重走长征路,第三次在2016年,时年86岁的汪观清,不顾高龄走遍了红军长征路,饱含激情创作了国画《金沙水拍云崖暖》,以赞颂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幅作品在“奋斗”展上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汪观清介绍,《金沙水拍云崖暖》作品名选取自毛主席在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诗词《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指红军长征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战略行动——巧渡金沙江。这次行动创造了2万多名红军主力在当地37名船工的帮助下,7天7夜仅靠7只小船,成功渡过金沙江的壮举。

图说:《金沙水拍云崖暖》 官方图

《金沙水拍云崖暖》描绘的正是红军强渡金沙江的历史瞬间。画中礁石险峻,水势湍急,渡船场景惊心动魄,汪观清凭借对长征故事的深刻理解和亲临金沙江水岸的所观所感,用扎实的艺术技法将当时的紧张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红军战士们有勇有谋的渡江场景,被画家描绘得格外生动。山水和人物构成“从大中见小,从小中见细节”的层次感,纵观整个画面,充满了浪漫的豪情。“当时的江水是金黄的,我画的时候为了国画效果,画的是清澈的,波涛汹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汪观清三次重走长征路,一路画了许多小稿,从一幅幅勾勒的小稿中,可以感受到画家多年来不曾停止的追求。

丁筱芳、丁阳父子联合创作了《红色圣地》,丁筱芳画的是南湖上的红船,丁阳画的是中共一大会址,父子两代画家画的是同一件事的不同阶段,他们各自的国画写意风格与工笔风格朝着对方靠拢,这两幅作品在同一时空里展出也属首次。父子共同“奋斗”,礼赞建党精神。

图说:丁筱芳(上)、丁阳父子联合创作了《红色圣地》 官方图

有意思的是艺术家沈浩鹏的参展作品《金色的道路》,这是沈浩鹏17岁那年所作。1976年,沈浩鹏正在读高中最后一年,他凭借这件作品参加了当时的上海市中学生美展。画面上金色的稻田望不到边,丰收的喜悦感染了年轻人的心。这件作品的重新出现让艺术家惊喜万分,他认为,自己的个人经历正是“奋斗”精神的最佳体现,“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逆境都要确立自己的目标。”

图说:《金色的道路》 官方图

艺术百代美术馆以致力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与弘扬为主题,进一步充实、丰富着上海的美术馆版图,立足当下审美,让奋斗精神融入当下生活场景、成为生活潮流。(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