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从湖南路追到复兴路,中外三代乐迷的古典乐回忆绘成上海交响十年普及路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陆玮鑫     2021-11-27 16:23 | |

  2011年,来自苏州的华东加入上海交响乐团会员俱乐部,成为首位会员,编号001号。至此之后10年间,会员俱乐部吸引上海乃至全国,甚至海外的乐迷陆续加盟,成为拥有众多成员的大家庭。

上交“团长见面会”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恰逢上交会员俱乐部成立10周年,今日,上交为追随其10年的乐迷准备了一次特别的“团长见面会”,在北外滩来福士的百丽宫影城杜比全景声影厅中,聆听上交第二张全球发行的DG唱片《大地之歌》,和团长周平一同来聊一聊上海交响记忆。

那一年,我排着长队等买票


  上周末,张橹执棒上交演绎马勒《第十交响曲》,曲终,场内先是一片寂静,之后响起如雷掌声。这个国内剧场等待已久的“寂静”,既是上海乐迷的集体成长,也展现了上海交响10年普及路的成果。那是上海古典音乐市场从演出贫乏期的音乐饥渴,到热衷名家名团的盲目“追星”,再到如今明星效应过后聚焦音乐本身的发展轨迹。

会员代表曹文炳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在那场演出中感触颇深,今日也来到现场的会员代表曹文炳,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那些和上交相关的音乐盛事,犹如昨日再现。他拿出珍藏至今、依旧簇新的节目册——那是1985年上海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全套九部交响曲时的节目册,执棒指挥的有陈燮阳、曹鹏、黄贻钧。

  作为彼时上海的“现象级”演出,封面颇有意味地选择了当时排队购票的场面,在那支长长的队伍中也有曹文炳的身影。“我记得那时候一场演出票是1元2角,我一口气买全套就是4元8角。”那年27岁的曹文炳,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早起去上海音乐厅旧址等票房开门,售票处在龙门新村里,老清老早,居民们纷纷出来倒马桶,购票队伍绕着音乐厅排了三圈,夹杂在买早点的、倒马桶的居民中间,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排队购票成申城别样风景

  当时购票已然不易,但只要不怕辛苦,还是能得偿所愿,让曹文炳头疼的是,如今购票渠道虽然多了,但抢票对于老乐迷而言却更为不易,今日他向周平提出的建议就是“能不能不要让老戏迷和年轻人挤在一条抢票通道”,“我们手机操作不溜,别说抢不过他们,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去哪里抢。”

小时候,最爱去上交“抢位子”


  正在读高二的左伊今年16岁,是整个俱乐部最老资格的小乐迷,她的成长几乎就是上交的近十年发展史。她清晰记得第一次踏进上交门的情景:“那时候,上交还在湖南路105号,我当时在安福路上的爱菊小学读一年级,我的学校和上交相隔不过百米。”

年少时的左伊(中)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音乐会开场的’抢位置的游戏’。”左伊说:“当时的座位是一排排老式的座椅,没有对号入座。所以爸爸妈妈会带着我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去排队。有一次周末眼看时间来不及了,又打不到车,我和妈妈只能一路跑到演奏厅,那天晚上演的是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大键琴。”

左伊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直到今天,上交的官方微博上还有一张抓拍观众的照片,第一排观众席中最显眼的小女孩就是左伊。因为在一排“半坐半躺”的身影中,唯有左伊挺直了背脊、目光炯炯望着舞台,那是一个少女最初被交响乐点燃的神情,而这样的神情也在后来很多孩子的脸上闪现过。“一眼万年”说的就是左伊和上海交响之缘,此后,她参加过曹鹏的城市交响乐团登上过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舞台,也参加过节日乐队的演出。

  现场,当被问及有什么想对团长周平说的,左伊勇敢地为年轻一代发声:“我希望上海交响乐团能更多、更深入地走入校园。从一个只懂得数节拍的琴童,到成为发自内心热爱古典乐的乐迷,是上海交响乐团一场又一场让我真正走进古典乐的世界,我希望自己的这份幸运能让更多琴童获得。”

听音乐,屏蔽纷杂其乐无穷


  32岁的项页受父亲项震的影响,从出生起就在家里听交响乐,项震不仅是上交的资深老乐迷,更是会员俱乐部一位活跃的老会员。今日活动现场,他还以主持人的身份,历数上交的过去和现在。

  让项页印象最深的演出是在2018年5月12日,上交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时候,由余隆指挥演出了马勒的“复活”(《第二交响曲》),“当第五乐章人声响起的时候,我眼泪情不自禁流下来。一个半小时的演奏一气呵成完成,在余隆落下指挥棒的那刻, Bravo的呼喊如潮水般响起,我相信,如果没有去过上交音乐厅现场感受过,就没法体会到我的感受。”

会员代表分享自己与上交的故事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在读的傅小敏,从在杭州工作时,就会在周末赶到上海听上交演出。到上海工作以后,如愿以偿住到上交附近。有段时间,傅小敏甚至每个礼拜听两次音乐会,她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年底《协奏的盛宴》音乐会,在现场看她到了很多老朋友,竟有一种古典乐迷过年的感觉。“去音乐厅现场听音乐会的两个小时里,手机是没有信号的,它会把你外界的一切繁杂纷芜屏蔽在外,在那个空间里,不自觉就全身心地打开所有感官,进入音乐当中,进入我的精神避难所。”(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记者手记 双向奔赴


  上交会员俱乐部的持续壮大,不仅见证了上海古典乐迷群体的扩张,更是成为城市古典音乐生态成熟变迁的一个缩影。一位位会员的个体音乐体验,汇集成了上海观众的群体记忆,也留下上海文化发展的印记。

  之所以要在俱乐部成立10周年之际,举行“团长见面会”、推出“馄饨皮粉丝月”系列活动, 团长周平感慨说:“乐迷,是交响乐在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扎根、发展的基础。他们是我们(上交)无比珍视的一笔宝贵财富,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茁壮生长的土壤。”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发言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当然,乐团和乐迷的相知相交相濡以沫,也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乐迷的专业和挑剔,是随着与乐团演奏水平一同成长的;乐迷的需求和感受,需要乐团不断提升管理水准和服务意识。从湖南路105号迁至复兴中路1380号,上交新厅的启用绝不仅仅是演出场所的更换迭代,更赋予了上海古典演出市场更大可能和更多选择,也让乐团拥有了更多走近乐迷的主动权。

  在上海,因为有夏季音乐节(MISA)、晚高峰音乐会、有准备的聆听,以及疫情后时代的推出的“线”场系列音乐会……让每个普通人随时都能走入古典乐的世界,何时何地都有相逢、相知的可能;在上海,也因为有不断爱上交响乐的乐迷,让古典之声不仅流动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也流淌在人们的心田。(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