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这个有关邬达克的故事,邀你一同讲述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首席记者孙佳音     作者:首席记者孙佳音     编辑:沈毓烨     2021-11-29 09:49 | |

“邬达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位70多年前就离开了上海的欧洲人,为什么会成为今天上海的城市符号之一?他和他的时代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关联?他和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几年来,我们的主创团队曾无数次的追问。”昨天,上海第七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建筑可阅读”画信展开幕暨历史人文纪录片《邬达克》开机仪式在番禺路129号邬达克旧居举行,纪录片总导演陈庆携主创团队郑重发布“寻人启事”,邀请上海市民,一起来回答这些历史和时代留给这座城市的问题。

图说:开机仪式现场 官方图

寻人启事


纪录片《邬达克》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策划、创作,共5集,每集30分钟,全4K拍摄,计划于2022年底制作完成,并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频道以及相关国家主流媒体播出。“五年酝酿、三度远赴欧洲调研、寻访,两年策划,很高兴,今天,我们的纪录片终于开机了。”陈庆介绍说,邬达克是纪录片《邬达克》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引子,“引出两次世界大战的缝隙里,东西方文明的互鉴和融通;引出一个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彼此辉映的时代;引出不同时代人们共通的情感和悲欢。”

“邬达克是谈论上海近代建筑历史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但形成今天上海建筑文化的实际上有一批人。是上海的包容和开放,让它成为全世界建筑师的舞台。”纪录片《邬达克》学术顾问、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说,邬达克以他的文化自觉,为上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幸运的,遇到了上海这座城市、这片热土,“很多外国朋友问我,邬达克到底是哪国人?我说,这不重要,关键他是上海人。”

图说:邬达克 网络图

昨天,陈庆导演带着主创团队来到了上海,他们站在邬达克旧居的小花园喷泉前,也站在上海秋天金色的阳光里,向社会各界发布“寻人启事”,并征求与该片有关的线索。“如果,您恰好曾经在邬达克设计的洋房和公寓中居住过;如果,您的祖辈恰好参与过与邬达克同时代老建筑的设计和营造;如果,你恰好听说过那些遥远尘封的往事,无论有关克利洋行、公和洋行、邬达克打样行、馥记营造厂……还是有关‘孤岛’中的犹太人、‘译意风’小姐……如果,您的家里,恰好保存了那个时代的影像和图片,那么,请联系我们。”陈庆说,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哪怕只是零星记忆,哪怕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都请联系他们,“我们一起来讲好邬达克的故事,一个和你我有关的故事。”

就地取材


无疑,同时开幕的第七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和2015年以来过往的每一届“文化月”都是这部纪录片极好的素材。2015年深秋,市民们捧着主办方特别印制的“上海邬达克建筑遗产分布地图”,对照着晚报上的介绍文章,到邬达克纪念馆敲章留念;2016年,“爱屋·及邬—纪念邬达克绘画雕塑邀请展”温暖了这幢英国都铎风格的乡村别墅和上海的初冬;后来几年,“此处是吾乡”城市记忆与乡愁摄影邀请展、“城市记忆艺术展”“当3D遇上邬达克建筑”影像展陆续在里举办。昨天,邬达克旧居又被“建筑可阅读”画信展的87幅作品填塞得满满当当。这些画作来自于普通市民,他们中有古稀老人,也有六岁孩童,还有自闭症少年,“从一幅幅作品的色彩与线条里,可以品读到当代上海人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珍爱和保护传承的担当。”刘素华很骄傲,她还特别介绍说,疫情背景下的第七届“文化月”增添了建筑写生、城市骑行等户外活动,开发了“邬达克建筑”系列科普课件,方便市民在手机端观看相关讲座。“同时,今年文化月还开发了依托区块链技术的NFT纪念艺术品,让科技助力城市历史文化的更大传承、更广传播。”(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记者手记丨建筑不仅是用来打卡的

七年前,在第一届邬达克建筑文化月揭幕前,作为活动的发起人,刘素华很担心。她担心第二天来的市民不够多,担心邬达克旧居会冷冷清清。最近三五年,刘素华在每一场活动发布前,也很担心。她担心热情的市民,会因为抢不到讲座、论坛的门票而感到失落,担心他们组织的活动没有办法完全满足市民品读、探究城市建筑的热忱。

毫无疑问,阅读上海、阅读上海历史建筑,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时尚风潮。甚至,从晌午到日落,武康大楼门前,几乎很难等到一个空寂的取景位置。邬达克的建筑一直在,为什么这几年渐渐成了“网红”?在伍江教授看来,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文化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回应,也离不开众多热爱这座城市的热心人的推广。不过,他特别郑重地说:“建筑不仅是用来‘打卡’的,更是人们生活的空间与精神的家园。不光是舞台的布置,更是生活的场景。”或许,这让这位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前副局长,这位刚刚卸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知名学者,一次次出现在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的活动现场,几乎不计报酬地为最普通的市民,甚至是中学生讲课。他说,希望更多人能以主角的态度看待这座城市的历史建筑:“让它们从照片中走出来。新的故事不断发生、延续,成为城市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这座城市的建筑文脉,才能永续。”(孙佳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