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9年编纂出的群文志,庆祝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赵玥     作者:赵玥     编辑:沈毓烨     2021-12-29 13:39 | |

话剧《于无声处》《血,总是热的》首演于何处?《咱们工人有力量》《难忘今宵》《月亮走我也走》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从何而来?群众文艺从何时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承担了怎样的重任,历经了怎样的变迁?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之际,《上海市志·文学·艺术分志·群众文艺卷(1978-2010)》昨天在市群艺馆发布,这些答案都能在这部书中找到。

图说:《上海市志•文学•艺术分志•群众文艺卷(1978-2010)》 官方图

修志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群众文艺卷》于2012年12月正式启动,由上海市文旅局牵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承担编撰工作,内容涉及1978年至2010年全市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正文计92万余字,版面文字140多万字,197张彩图,105张插图,86张表格,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这一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全貌,再现了群众文化发展脉络,展现了几代群文人的奋斗历程。

回首历史,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馆舍经历了多次搬迁。从1956年12月30日成立时的复兴中路526号,到黄浦路20号,到长乐路788号(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故居),到黄陂北路226号,再到复兴中路597号(现上汽·上海文化广场)。2010年,市群艺馆新馆馆舍落成,并于2011年5月正式建成面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乐园”。

图说:市群艺馆新馆 官方图

市群艺馆的历史变迁都记录在这本《群文志》中。65年来,市群艺馆逐步由独立活动主体向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司令部”转变,向多元、开放、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大格局转型,牵头打造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等具有上海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