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秋小长假的第一天,正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展出的“2021新绘画:空间中的图像”展览迎来不少市民游客。当天下午,策展人及其中5位参展艺术家现身,通过网络直播、现场互动,为线上线下的观众解读“空间中的图像”。
图说:王海龙作品《一吨风景》 主办方供图(下同)
走进展厅,两件专为展览空间“量身定制”的大型装置作品——黄赛峰的《意外空间》和王海龙的《一吨风景》,成为展览的热门“打卡点”。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黄赛峰,将自己熟悉的剧场空间作为创作的主题以及艺术表达的载体。他在展厅里挂上了层层叠叠半透明的紫色幕布,让观众游走于其中,仿佛“穿越”至一个梦幻的剧场空间。王海龙则利用立体空间的呈现,将绘画艺术延伸至画框之外。他将画作置于展厅舞台的正中央,在地上铺满了反光却又不甚清楚的镜面材料。“你看!”王海龙站在稍远的距离,领着观众欣赏作品,“它像不像波光粼粼的湖面,正好将画中的绿树倒映在‘湖面’上。”
图说:史成栋介绍 作品《射击游戏》
同样将空间本身作为创作主题的,还有史成栋。他通过改变画布的形状和光影的画法,营造出一种“裸眼3D”的视错觉,在二维的平面里创造出多维的空间。看过他的作品《射击游戏》,现场一位游戏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兴致勃勃地发问:“请问史老师,您是从哪里汲取的灵感?”史成栋也立刻作出解释:“有一天我开车路过一片树林,树木的排列方式就类似这幅画的结构,只一眼,它就成为我的灵感源泉。艺术创作者要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因为灵感的迸发往往只在一瞬间。”
图说:周胤辰作品《因物故有时》
来自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周胤辰和游帅,不约而同地将空间与时间结合,传递内心独特的艺术表达。周胤辰带来的《因物故有时》系列画作,描绘的皆是火车车厢内外的画面,窗外因列车开动而模糊的风景颇具动感,车厢内的桌椅、矿泉水瓶、旅行者等则显得更加沉静。周胤辰介绍,这一系列作品的画面元素,源自她多年前在德国的一次旅行,但却是回国之后读到《中观论》中的这句“因物故有时”才有感而发创作的。“无论是油画的方式,还是画上的内容,都是很西方的,但本质是在表达一种中国人对时空的看法。”
图说:游帅讲解作品《时代见证者》
游帅的作品,尤其让上海观众感到亲切。他带来的作品清一色以红砖建造的石库门作为画面主体。最为引人注意的是大尺幅画作《时代见证者》,由三个画面共同构成,乍一看描绘的是同一栋建筑,但细细观察,却发现这种空间的“连贯性”是作者有意造成的巧合,画中黄包车、自行车、小汽车三种不同时代的交通工具,透露出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及当下,三个时代的三个空间。游帅介绍:“从小我是在红砖建筑中长大的,对此本就有着很深的感情。来上海后,有一次我去写生,从摩登的都市空间,乍然走进历史的、斑驳的石库门,内心震撼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上海石库门的红砖建筑,有非常独特的艺术特征,它是精致的、华美的,吸引着我一次又一次提笔。”
图说:小观众表示收获颇丰
艺术家们深入浅出的解读,令一些对当代艺术不甚了解的观众感到豁然开朗。一位小观众面对直播镜头,大方地表示:“听完老师们的介绍,我觉得对我的审美很有帮助!”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