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我在现场 > 正文

道一声再见,今晚暂别书城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吴旭颖     2021-12-12 12:41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今晚,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将暂别读者,迎来开业23年来的首次重新装修,正门的玻璃门已经用不透明的布拦起,外面的路人无法瞧见里面的情景。从10月18日对外宣布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起,仿佛按下了人们对于往事回想的倒带键,热情的读者一波又一波地涌向书城。在10月23日那天,书城的销售码洋达到了230万元,创下书城开业23年来的最高纪录。之后的两周也维持着每天一百多万元的销售额,随着书架渐渐空落,人流才渐渐地稀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络绎不绝的读者几乎把书城里一排排原本满满当当的书架全部清空。

图说: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将暂别读者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众多书城记忆


   周六的夜晚已有了些许寒意,从徐泾赶来人民广场的林先生却是满头大汗,上海书城总经理赵峰赶忙请他坐下稍事休息,林先生是一位资深发烧友,因为只有上海书城还在出售音像制品,他每次都是直奔书城的音像制品柜台而来,“我是书城的忠实粉丝,我就是要买你们这里的发烧碟,正版碟,网络上的我不敢乱买,书城是有品牌保证的,就算有什么问题,我还能找到你们呢!”

   张女士拉着胖乎乎的儿子在书城的背景板前拍照留念,她告诉记者,小朋友才出生8个月,她就抱着他来到书城的绘本馆翻翻看看,之后,几乎每个月都会来,现在小朋友已经三岁半了,绘本翻看了无数册,家里的书也早已堆得老高。

图说:读者赶在闭店前选购图书

   12岁的读者小朱最熟悉的是7楼艺术类书籍,历代书法、建筑、音乐乐谱、美术理论、技法基础、色彩……等等书目分类他摸得门清,还没认字起他就跟着爸爸妈妈来逛书城,一进门直奔电梯上7楼,妈妈在建筑摄影类书前流连,爸爸停留在美术理论书架前不走,他们也不怕把小朱弄丢,任凭小朱在书架间独自转悠,捉迷藏般找到了爸爸再找妈妈。今天,小朱发现,最早被读者清空的就是他最熟悉的艺术类图书。

   “正是有这些读者,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所在。”赵峰说。

回首当年盛况


   1998年12月30日,福州路465号的上海书城开业,一万平方米的上海书城时尚明亮、气势恢弘,甫一进门,挑高十几米的中庭就让读者眼前一亮,弧度优美的穹顶上镶嵌的灯具发散着新鲜的光芒,把整个空间映衬得现代敞亮,原本安装在大厅中央的自动扶梯挪到了服务台的背后,尽管“书天书地”,却毫无压抑之感。

   时任上海书城党委书记、总经理的赵建平颇有些自得地回忆:“当时,无论从书城建筑的内部装修还是外观设计,都属于非常超前的理念,全国各地的同行纷纷来上海书城参观。全国各地建书城的热潮刚刚出现一点苗头,大家都来学习上海国际化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格调。有些同行为了全套复制上海书城的内部书架配套设施特意全面拍照,以至于,有一阵子我们去考察其他地区的书城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图说:闭店活动现场

   那时候的书城一楼就有了马可孛罗面包房入驻,读者从一楼上二楼的间歇,隐隐约约可以捕捉到空气里飘散着的奶油香咖啡香。“书架边书堆起的码堆形状都是独创的,展陈已经非常先进,至今看起来都不落伍。”赵建平说。到了周末,上海书城人山人海,收银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书城这座书的“航空母舰”散发出的知识的热量还吸引着长三角周边读者的关注。当时,不少人从南京、苏州、杭州坐着火车来上海书城“朝圣”。载满书的“航空母舰”让整条街都是受益者,这就是书的魅力。

   上海书城开业之初,定位就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上海书市”,然而,最近十年电商发展、图书品种越来越多,书城面临一系列挑战。装修陈旧、服务单一、教辅书占“半壁江山”的刻板印象在一段时间里如影随形。但赵建平认为,上海书城“不管怎么改造、升级、转型,要永远保持读书人的书香圣地的金字招牌,永远以书为本把上海书城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打造成读书人永远心中向往的圣地。”

图说:读者正在选购图书

归来仍是少年


   未来重新与读者相见,新的上海书城将继续以图书为主线,多元品种经营,更注重年轻性、活力性、创新性,多一些文化体验。上海书城闭店之后,剩余的一部分书将退到仓库进行整理退货,另一部分将搬到浦东东方路796号九六广场内1500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作为过渡,在那里继续为读者服务。

   赵峰透露,23年来的首次装修,上海书城的外立面和内部空间都将会有重大改变,“可能外墙会有大型的落地玻璃,阳光让身处书城的人感觉更为通透之外,在视觉上与福州路的整体环境相融合,书城内外的人可以互相观察,相视而笑。”

   外形变了,老品牌如何焕新?“以前信息不对称,大而全的书店几乎是读者接触新知的唯一地方,眼下多媒体信息传播发达,文化需求爆发式增长,书店里的书再多也抵不过线上电商,如果光是陈列一排排书架,实体书店早已无法吸引读者驻足。”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利告诉记者,从图书卖场到文化空间再到生活美学磁场,上海书城将实现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时代的跨越,创造更多人与书、人与人邂逅的机会。“新的书城将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空间,静态的书之外,还有相关联的业态。阅读不再是二维平面的,而是三维立体的,我们提供生动而多样的方式让读者多角度体验阅读的快乐、阅读的美。”

   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诉说着老牌国营书店的变与不变。


图说:许多书架已被清空

   望着7楼空空荡荡的书架,江利恍惚又回到了23年前紧张准备书城开业的日子,那时,崭新的书架刚刚装好,架上空空落落,整包整包的新书分门别类堆在一边等待上架,与现在的状态何其相似。23年来,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江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站在马路对面,望向这边的上海书城,穹顶上的灯光把书城照耀得璀璨辉煌,如一座书的宫殿,又如一盏精神的航灯。

   江利递过来两块仿上海书城的门牌号、路牌制成的冰箱贴,“福州路465号,希望读者们永远不要迷路。”

   23年来,书城的存在,让这座城市有了浓烈的情感和暖人的温度,2023年,书城的归来,依然是少年身姿活力焕然。(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记者手记|美好的存在


   上海书城所在的福州路,文化人的故事实在是数不胜数。1933年7月,初出茅庐的徐迟来到上海。海派名家施蛰存二话不说,带着他直奔福州路:先去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淘书,然后一路徜徉各色书店 “挖宝”,接着逛到沿街茶楼喝下午茶——这是当时许多文人到福州路踩点的经典路线。在福州路外文书店买到的一本诗集,开启了徐迟的翻译生涯。

   书店是最没有门槛的文化消费场所,每个读书人无论贫穷富有,都希望在书店里得到治愈,但是书店本身也需要治愈,23年历史的上海书城需要重新装修,改变经营赛道。届时,书城里也许会有更多的咖啡、文创甚至演出,不复往昔熟悉的质朴模样,但是,线下地标性书店的功能并不会被“一键下单”所取代。在这里,我们能与书中的智者邂逅,书店的存在就是一种美好。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