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环球 > 正文

新民环球|无人机走进生活 “双刃剑”砍向何方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杜雨敖     2018-08-09 15:51 | |

8月4日,委内瑞拉国民警卫队组建81周年庆典上,杀手操纵两架无人机,各搭载1公斤C4塑胶炸药,试图向总统马杜罗夫妇、政府高官发动袭击。幸好,安全部队利用电子技术手段,成功迫使无人机“转向”,并迅速在总统周围架起护盾,才使得马杜罗等人逃过一劫。无人机这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却争议不断的新事物再度引发舆论关注。

不久前,在民众的抗议声中,洛杉矶警方开始全面使用无人机协助警方执行危险系数高的任务。但是,无人机的使用引发了民众强烈抗议,从提出动议到实验性部署,花了4年多时间。压倒性地支持警察携带摄像头执法的民众,却对无人机感到不安。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保障隐私,还要确保不被坏人利用……无人机要真正被世人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说:洛杉矶警方介绍无人机项目  图GJ

执行危险任务

无人机最合适

在洛杉矶警局的野外训练场内,一台四轴飞行器正在天空盘旋:定制的白色外壳上,红色大写英文字母写着:救援。从外观上来看,这台圆头圆脑的机器还有一丝可爱:这是警局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给民众营造一个轻松的形象。洛杉矶民众对警用无人机的不安与恐慌经久不减,也难怪警方对每一个小细节都煞费苦心。

随着警长命令的下达,操作员开始遥控这台无人机。飞行器直接飞进训练场中央的浓厚黄色有毒烟雾。站在玻璃围墙后面观看的警局炸弹专家组解释说,在遇到不明气体的场合,直接派警员上前侦察非常危险,如果派无人机进入,就不需要担心了。

随着无人机将烟雾中的影像传回,操作员确认黄色烟雾中心是一个由橡胶包裹的不明物体,就连上面的排线、引爆装置都被无人机携带的高清摄像机一一捕捉了下来。随后,根据影像资料,炸弹专家采用全地形防爆车将可疑包裹移动到安全地带引爆。至此,无人机配合侦察的爆炸物处置演习圆满结束。

今年3月,在波莫纳市,一名患有严重焦虑症的摩托车主肇事后逃逸,并将自己反锁在一栋公寓中。在与警方对峙期间,他开枪打死了一名警官。警方出动无人机抵近侦察,通过无人机提供的影像,警方摸清了嫌疑人的位置以及他躲藏的墙壁材料等具体细节,成功实施抓捕。

洛杉矶警局负责人表示,在警方行动中,无人机不仅可以提供全方位和灵活的视角,更减少了警员直接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的风险。今后无人机凭借着灵活性和即时性,在执法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

图说:反对洛杉矶警方使用无人机的社会团体举行抗议 图GJ

民众戒心重重

警方陷入尴尬

无人机可以说是时下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师到户外探险爱好者,都对这个高科技产品爱不释手。然而,在这一派繁荣背后,警方等政府部门对无人机的使用,并没有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恰恰相反,美国多地民众对警用无人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4年前,洛杉矶警局收到来自西雅图警察局的一份礼物:2架四轴无人机。西雅图警局送出这份礼物的起因,是因为西雅图市民对无人机项目的实施持坚决反对态度,导致这一项目没有通过。迫于无奈,西雅图警局只得出此下策,将2架无人机转赠给了洛杉矶。在洛杉矶,警用无人机的部署同样受到许多市民强烈反对。一个叫做“抵制洛杉矶警局秘密监视行动”的社会团体,在警方全面使用无人机项目通过后,进行了两天游行示威。

西雅图公共事务发言人肖恩表示:“民众的担心很好理解,谁会希望头顶上经常有人远远地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呢?”肖恩举例说,西雅图警局早年间配备了装备高清摄像头的陆地无人侦察车,该项目并没有受到民众的反对。一个会飞,一个不会飞,其中的差异显而易见。从隐蔽性到灵活性,无人机在民众心中是一个更大的威胁。

舆论认为,对警方无人机的管控必须确保无人机侦察的范围得到有效限制,获取的影像资料必须分为可以储存和不可以储存的内容,并且对内容存储的时间长短也要做出明确规定。这样,民众的隐私才能得到保障,警方滥用职权的情况才能得到预防。

然而即使有了这些细则,民众还是对警方无人机担忧重重。洛杉矶警局特别行动组组长尤厄尔认为,当人们听到无人机这三个字的时候,他们联想到的是像老鹰一样的捕食者,追在身后向你开火的场景。面对盘旋于头顶的灵巧飞行器,普通人根本束手无策。

尽管警方在面对民众时措辞十分小心,无人机必须用无人空中飞行系统来替代,但是民众对这个过于学术的名字并不感冒。一台用来执行搜寻和救援任务的小小无人机,到了民众眼里,就成了装备了先进武器的空中杀手,随时准备开火。

此外,警方能够熟练使用无人机的“飞手”也十分短缺。在洛杉矶将近1万名警员中,只有8名得到了联邦航空管理局许可的“飞手”。

带来安全漏洞

急需法律规范

除了对隐私保护的担忧,无人机的广泛使用还可能带来公共领域安全弊端。比如,无人机可能造成空域混乱。2016年,加州警方首次对消费级无人机“飞手”实施逮捕,因为他操作的无人机干扰了消防人员扑救森林大火。而消费级无人机险些与警方救援直升机甚至是民航客机相撞的案例,在各国层出不穷。

除此之外,专业级无人机的跟踪、侦察乃至杀伤能力,如果落在不法分子手中,就会成为助纣为虐的利器。印度孟买警方曾经逮捕一名涉嫌使用无人机航拍原子能研究中心的嫌疑人,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无人机经常被毒贩用来运输毒品,而英国也发生过不法分子通过无人机为监狱内的囚犯运送毒品、枪支等事件。在中东冲突地区,各类武装分子利用改装的无人机发动袭击的事件越来越频繁。

目前,民用无人机普及度越来越高,和军用无人机技术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可是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出台完善的法律,规范无人机的购买与使用。也许随着各国警方积累更多成功案例,严格规范使用,填补安全漏洞,能够打消民众疑虑,让无人机这把“双刃剑”真正成为惩恶扬善的灭罪克星。

王康宁 雨农

  相关链接:消费级无人机 应该如何反制

当前各国对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反制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干扰阻断类,主要通过信号干扰、声波干扰等技术来实现。二是监测控制类,主要通过无线电控制等方式实现。

信号干扰:目前对无人机的控制多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向目标无人机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对控制信号进行压制,就可以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或返航。美国巴特利公司推出的用于迫降无人机的电子枪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把一个电子干扰器安装在步枪的框架上,一旦扣动扳机,干扰器会向无人机发射全频段的干扰信号,使无人机脱离操作者控制,接收不到控制信号而自动降落。一旦无人机的信号处于混乱状态,它通常有3种选择:跌落到地面、返回操作者身边或平稳下降。

GPS欺骗:目前绝大多数消费级无人机都会首选GPS导航进行飞行控制,而民用GPS信号是非加密的,这就留下了可利用的空间。GPS欺骗的主要原理就是向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发送虚假的地理位置坐标,从而控制导航系统,诱导无人机飞向错误的地点。当前,各国都在核心区域设置了禁飞区,许多无人机制造厂商在无内置固件中进行了设置,在禁飞区内无法起飞,即使到达了禁飞区也会自动降落。因此,只要地面人造的GPS信号将地理位置模拟为禁飞区的坐标,就可以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

无线电劫持:现在无人机使用的控制信号大多在常规民用频段,也可以利用这一漏洞向无人机发送控制信号,并覆盖真正遥控器的信号,从而获得无人机的控制权。

黑客技术:很多无人机为方便用户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操控,直接使用WiFi交互,互联网黑客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名为“SkyJack”的软件安装到经过特殊配置的无人机中,就会在飞行中寻找WiFi范围内的其他无人机,然后入侵取得控制权。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