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环球 > 正文

新民环球年终特辑(11)|全球治理 阴霾之中初现曙光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一帆     作者:杨一帆     编辑:王若弦     2021-12-30 15:35 | |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这一年全球治理阴霾笼罩: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断出现,世界多地疫情连续反复;洪涝、干旱、狂风等极端天气现象愈发频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更加紧迫;个别国家大水漫灌式的量化宽松收效不大,反而令世界经济复苏陷入巨大的通胀压力之下……

  在种种挑战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愈显珍贵。当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时代的脉搏已清晰可闻。摒弃零和思维和政治偏见,人类终将共同拥有美好的未来。

  新冠疫情“免疫鸿沟”累及大局

  9月17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广场上,约66万面白色旗帜铺满碧绿草坪。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美国每一个死于新冠肺炎的病人,气氛在肃穆中透着哀怨。

  这是马里兰州视觉艺术家苏珊娜·弗斯滕伯格为纪念美国新冠逝者而设计的特别展览。令她更痛苦的是,由于每天死于新冠肺炎的病人都在增加,她不得不连续添加白旗。当10月3日活动结束时,旗帜已超过70万面,约9公顷的展览面积已几近饱和。

  今年是全球笼罩在新冠病毒阴影下的第二年。尽管人类对病毒的知识积累不断丰富,相关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提速,但疫情并没有迅速褪去。我们还记得:大批黑衣蒙面人走上巴黎街头疯狂袭警,只为抗议被迫再度收紧的防疫政策;当发达国家把大批疫苗囤积过期时,非洲许多国家仍面临一针难求的局面……

  疫情的反复,与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关系密切。变异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先后袭来。这不仅是贫富国家之间“免疫鸿沟”的直接后果,也让世界各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德尔塔”毒株,其传染性高、毒性强,在北美、欧洲和印度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挤兑,使死亡病例大幅上升,也让全球经济复苏陷入停滞,“抗疫疲劳”愈发普遍。

图说:民众在纽约时报广场排队等待核酸检测。来源:GJ

  今年入冬之际,在南非又首次发现了“奥密克戎”毒株。短短一个多月过去后,这一毒株已蔓延至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传染性远甚“德尔塔”。尽管目前有研究声称“奥密克戎”的毒性不及“德尔塔”,但更为普遍的认知是,在“奥密克戎”成为最主要的流行毒株前,各国都不应低估其可能造成的威胁。

  疫情的反复,更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负责任地“躺平”紧密相关。首先,西方国家毫无顾忌地遵循“疫苗民族主义”,不仅囤积过剩疫苗,而且连承诺的疫苗援助也未完全兑现。疫苗分配的极度失衡造成不发达国家疫苗奇缺,为病毒的不断突变提供了可能。

  其次,发达国家在应对疫情时暴露了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累及全球抗疫大局。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认为,疫情以来的实践证明,西方政治体制、社会价值同抗疫的客观需求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以自诩为“民主灯塔”的美国为例,一方面,保持社交距离、强制注射疫苗等措施引发民间强烈的抵触与反感,以至于拜登政府力推的强制疫苗接种法案屡屡碰壁;另一方面,国会两党博弈升级,为争取选票频繁对民粹主义妥协,以至于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沦为相互掣肘,不断扯皮。

  展望来年,朱锋表示最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两点:一来,千万不可低估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常态化不可避免,过早解封的英法等欧洲国家今冬再次沦为疫情“震中”即是明证;二来,国际社会务必要加强团结合作,非洲新冠疫苗7%的完全接种率是人类文明之耻,国际社会亟需缩小抗疫中不平衡与不平等的鸿沟。

  气候变化大国合作点亮希望

  对于许多德国人而言,今年7月那场百年一遇的洪水令他们难忘。在一场破纪录的降雨过后,多条河流决堤,无数农田和村镇被洪水淹没,数百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欧元。

  然而,这场德国人眼中“二战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只是今年极端天气的冰山一角。当西欧和东亚被致命降雨笼罩的时候,北欧和北美多地也被创历史纪录的热浪持续侵袭。12月席卷美国中部六州的“史上最强之一”的系列龙卷风,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显示,天气紊乱的增多与迅速加剧的气候变化紧密相关。

  联合国此前发布的报告估计,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10年水平增加16%。

  然而,在过去20多年的气候谈判中困扰世界的难题,依旧构成关键挑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表示,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的焦点是《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第六条,即各方如何通过相互合作来减少排放。其中,减排目标的设定、碳排放量计算和交易体系的建立及发达国家应提供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仍是矛盾核心。

图说: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代表庆祝会议闭幕。来源:联合国官网

  发达国家在碳排放总量上的历史责任不容推卸,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仍是发展中国家。个别占据话语权的发达国家在实际谈判中极力渲染发展中国家减排量承诺不够,意图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其能力和累积排放量不相符的责任。

  幸运的是,虽然谈判艰难,各方最终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形成共识。

  其中,中美两国在大会的最后时刻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一方面,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另一方面,中国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朱杰进认为,《格拉斯哥气候协议》首次明确计划减少煤炭用量,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援助,并计划在明年重新审视减排计划,为实现1.5℃的控制目标保留了希望。但如何确保协议的落实,避免后续行动乏力仍是未来的主要挑战。

  能源危机或将仍在高位震荡

  今年9月,英国数千个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龙,哪怕绝大多数加油站已挂上“燃油售罄”的牌子。同时,国际市场天然气、石油与煤炭价格飙涨,欧洲多数国家电价高企。

  尽管10月过后,国际主要能源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随着北半球寒冬降临,在全球能源供需失衡大背景下,能源危机在欧洲地区愈演愈烈,给后疫情时代亟需重振经济的各国敲响了警钟。

  欧洲多国高度依赖相对清洁的天然气,其在供暖、发电和工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12月以来,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最高时较年初上涨近800%。就连2022年夏季天然气期货价格也涨破100欧元每兆瓦时,在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意味着市场认为这轮欧洲能源危机很可能延续到2022年夏季。

图说:马来西亚部分地区连日降雨引发洪灾。来源:新华社

  ‍随着天然气价格持续居高不下,欧洲限电停电风险持续升高,普通民众今冬取暖已成问题。因为早在入冬前,欧洲多国民众的电力支出已上涨了约30%。

  此外,能源价格上涨溢出的通胀效应愈发明显,许多工业部门限制产量,不少供应商倒闭。

  虽然西方舆论普遍将这轮局部能源危机的责任指向西方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展开的地缘政治博弈,但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市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看来,这是由一系列综合性因素导致的。

  首先,由于美联储此前无限量化宽松,全球通胀压力加剧,推动包括能源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欧元区通胀率攀升至4.1%,创13年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大幅上涨23.5%,是推高通胀的主因。

  其次,全球经济复苏预期较高,而中东、南美洲不少能源供给国开工率偏低,全球供应链效率下降,运输成本大幅上升。欧佩克集团虽已决定明年1月继续增产,但实际效用具有滞后性,供需矛盾短期无法缓解。

  再次,欧美等国大批资金投入新能源领域,传统石化能源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煤炭受到严格限制。但受气候、政策等因素影响,核电、风力等能源又供应不足。

  欧盟内部有分析指出,能源转型需要充足的核电、煤电和天然气电站作为过渡阶段的供给保障。

  展望来年,徐明棋认为能源价格不会再现飙涨,也不会迅速下跌,而是高位震荡。美联储收紧银根有助于抑制通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反复也延缓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同时,地缘政治冲突、人为炒作等因素则导致能源价格容易出现波动。

  回望一年来全球治理,当“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当北极最高气温达到破纪录的38℃的时候,当非洲、拉美等地的经济复苏日益滞后的时候……

  种种事例无不证明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的一年,前路虽愈加艰辛,方向却更加清晰可见。

  新民晚报记者 杨一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