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波/画
王蔚/文
“会从取消”竟然成了最近业界的一个高频词,反响之热烈,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会从”,简称令局外人几乎懵懂,它特指的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职业入门认定——会计从业资格。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1月4日表决通过会计法修正案草案,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认定,把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改为“应该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将“必须取得”修改为“应该具备”,将“从业资格证书”变更为“专业能力”,官方的解释一言以蔽之,叫做“在依法推进简政放权中迈出新步伐”。而业界的解读则要丰富许多,例如,今后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管理,要将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作为会计人员提升专业能力、证明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以前是考出了一张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以入行,现在大门敞开了,但门槛却提高了,不是手持一张资格证就行,而是必须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或叫专业技术职称,才能从事本行业。这就契合了修订会计法所提出的“应该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要求。如何证明从业者是否具备专业能力?业内专家认为,会计是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要证明专业能力并不难,只需看从业者有没有拥有会计的职称证书,有没有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有没有大学会计专业的系统学习经历。说白了,就是让“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做本专业的事”。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俗称“会计证”或“会计上岗证”。从既有的“会从”认定来看,其暴露出的问题已被诟病多时。不说是不是属于“浆糊考试”之类,至少是不够严谨,而且还是不够专业的。据统计,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0万人,其中怀揣“会计证”的有1000多万人,但在财政部门备案的会计人员数量却远远少于持证数量。这说明,很多持证“会从”其实并不具备执业所需足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在百度上好奇地键入了“会计从业资格证”7个字,跳出的条目多达2000万条,首先跃入眼帘的,以及占据相当多页面的,是诸如“考证轻松过”“上岗终身宝典”之类的广告。如果再键入“代考 会计从业资格证”几个字,竟也会有近10万条信息扑面而来,既有案发后的警示消息,更有当事人买卖证书时赤裸裸的讨价还价。
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分7批审议通过取消的国务院部门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共434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154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280项。至此,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已取消70%以上。此次,“会从”又取消了,考证又少了一项,围绕着“会从”考证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教材编写、教务管理、考试培训和发证补证等“钱袋子”工作,一下子被釜底抽薪。以前傍“会从”利益链而习惯了朝南坐的主,如今多半是“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下课声”。
从不题字的朱镕基,却破例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掷地有声,警示高悬。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会从”的入行资格是可以“买”来的或“混”来的,社会还能指望他们恪守“不做假账”的职业操守底线吗?
应当看到的是,包括会计工作在内,社会上还有许多专业性的工作,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考个资格证”就能胜任的。此次会计法修法,提出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其导向的目标便是“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做本专业的事”。
对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的要求,变对从业者“论资格”的死杠杠到“论能力”的活标准,其所体现的明确信号,还不仅仅是政府简政放权这么一条,而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用人、选人、管人理念的重大转变。这样的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无疑是极具昭示意义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