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同心抗疫系列述评丨冷静碎谣言 温情迎同胞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曹刚     作者:曹刚     编辑:赵菊玲     2020-02-03 14:00 | |

图片来源:新华社

曹刚/文

“黑天鹅”突然飞来,打乱所有安排。宅家多日,共识达成: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用不刷存在感的方式秀存在,就是对国家做贡献。身体远离病毒,心态也不能乱。

“武汉发布”微博发过5个心理贴士——“保持健康作息”,增强免疫力,身体倍儿棒,心情也不会差;“别太闲”,陪家人或多充电,免得胡思乱想;“接纳自身焦虑”,在家待久了,闷得慌,病例日日增,心发慌,与负面情绪和解,才能慌而不乱;“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若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而有些不适,可能是普通感冒,或紧张后的应激反应。

第5条贴士“少刷手机和新闻”则引发了争议。它本意是希望大家少受外界干扰,可在当下,你不看新闻,等于主动屏蔽防疫动态和知识。你会不清楚口罩的戴法和扔法,不知道疫情拐点和病例变化,读不到逆行勇士的故事,也收不到延长假期的通知。

其实,“放下手机”本难操作,更多人需要应对硬币的另一面——手机上假消息太多,如何保持淡定?

许多谣言仓促编造,博眼球,漏洞多。1月27日,有网友称市区出租车将停运,落款为“上海市城市交通客运管理处”,稍加搜索便知,这部门不存在。两天后,谣言又起,声称大量公交线路将停驶,其中的“K2、5路、7路”在上海根本找不到。还有些特殊情况“似谣非谣”,更可怕。比如,声称某药有效,却无科学数据,也不梳理抑制、预防、治疗的区别,导致无谓抢购。

若暂未发现漏洞,可尝试“看清来源”——只在微信群疯转的小道消息,基本不靠谱;专业的官方发布平台,更值得信赖。比如本报近日推出“抗疫问答”新媒体产品,收集市民关心的问题,每天请专家答疑,让一些谣言不攻自破。

粉碎谣言,要靠健康心态;关爱同胞,更是如此。当同事从湖北回沪,当同学结束隔离,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朋友带孩子去国外度假,回国航班上有从武汉出境的旅客,所有人因此被隔离。班主任询问全班学生状态,只有他发了私信给班主任,因为担心群里其他人的异样眼光。隔离结束,全家安然无恙,他仍心存忐忑。孩子的同班同学,开学后会刻意疏远吗?旁人的目光是否温暖,心态是否健康,决定了他们能否尽快从心理上回归正常生活。

医生护士不舍昼夜、省界查控日以继夜、学校老师天天统计、居委干部声声提醒……当下,正有多少人付出爱、看到爱、感受爱,和疫情默默作战。让我们安心陪伴家人;多读书,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看新闻,脱掉“恐慌”和“愤怒”的有色眼镜;怀抱冷静与温情,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