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战疫观察|用好每一个口罩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潘高峰     作者:潘高峰     编辑:赵菊玲     2020-02-05 09:08 | |

图说:图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一学生余森乐去口罩工厂参加志愿服务。采访对象 供图

潘高峰/文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为动人心魄的故事而泪目。昨天看到这个故事,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在上海,每天夜里,都会有一群志愿者来到一家松江的口罩厂,在生产车间里做“临时工”。从晚7时到次日早晨7时,12小时不眠不休。这些志愿者的加入,保证了生产线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帮助这家叫美迪康的企业,将每天100万只非医用一次性口罩的产量,提升到每天120万只。

这肯定是一项令人枯燥疲惫的活计,但报名者竟是如此踊跃。20个名额,近300人报名。招募者不得不花费很多精力来劝退。这些人中,有外企财务总监,有全国三八红旗手,有全职妈妈,有大学生,有中学生,有听障人士……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些人没有报上名,就在工厂的会议室坐着。“没事,我就在这等着,谁累了,我替换下都行。”

还有一对从上海宝山区顾村自驾100多公里赶去的退休夫妇,开口就说了三句话:“春节没出过上海,我们身体很好,你们对年龄没要求吧?”虽然最终被劝离,但那场面,让人无比动容。

这些人,都是上海的骄傲。正如网友所言:上海人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从来没有退缩过,都能想方设法为国分忧。

这几天,上海在登记预约购买口罩。之所以这样做,就像上面那家口罩厂24小时赶工的原因一样,是因为口罩数字的缺口始终还在。上海是一个超大城市,口罩又是消耗品,要让所有人都实现“口罩自由”,目前还不现实。也许从绝对数字平均下来,可以让大家都有,但实际情况肯定是有人家里囤了不少,有人却掰着手指头,捉襟见肘。

面对严重疫情,充分准备是人之常情。谁的口罩都得来不易,如何处置也是自己的自由。但还是想说一句,在返城复工潮即将涌向上海的当下,每一个口罩都很珍贵。多一个人有这份防护,可能就少一个人面对感染的风险。

口罩在抽屉里积灰是没有价值的,产能的缺口也终将逐渐跟上。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用好每一个口罩,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家有富余的,有所谦让;能少出门的,尽量少出门;尤其是,不要和医务工作者争抢N95口罩,那是他们直面病毒的“铠甲”。

想一想,等到春暖花开,疫情退去,这座你深爱的城市重现精彩活力,你会发现,不戴口罩,才是真正的畅快与自由。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