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丨让大数据赋能社区治理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宋宁华     作者:宋宁华     编辑:赵菊玲     2020-06-09 12:03 | |

图说:花木街道城运中心(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摄

宋宁华/文

如果说疫情是一次“大考”,发放口罩、排查人员、守好小区“大门”和居家隔离的“小门”等,则是社区治理的“单元测验”。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历经层层考验后,能否将疫情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活”起来的信息,赋能未来的社区治理,让人心生向往,也颇费思量。

近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疫情期间,最多同时有1159人居家隔离,高峰时最多一天接回了166位入境人员,但街道层面的公务员只有66名。这样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怎样完成的?在花木街道城运中心数据平台,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在平台的大屏幕上,橙、黄、蓝“三原色”成为疫情期间人员管理的“晴雨表”,代表不同地区的返沪人员;此外,还有红色标注,如果红色变多,说明返沪人数增多,需要引起社区工作者注意,提早做好预案和准备。

这样的数据平台,不光是信息的汇总,更是创新社会治理方法的源泉。比如,在预约口罩、购买口罩时,可以根据大数据迅速做出决策。在本市发出第一轮预约购买口罩的通知后,花木街道根据大数据平台分析居民不同需求,迅速做出短信预约服务,在公众号上发布后,成为首个“10万+”爆款,而到现场排队预约的人变得稀少,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顺利完成预约。

对于信息赋能,花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晓山感受很深,“疫情发生后,各社区收集的信息统合到街道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系统,系统进一步将数据在电子地图上可视化呈现。社区工作者从疫情前期的‘挂图作战’,升级到后来的‘带图作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平台的基础数据可以一键整理,避免了许多重复劳动,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量”。

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以大数据为支点,撬动社会治理效能,是疫情之后必须探索的未来之路。通过大数据“多跑路”,让社会治理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转变,从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才能最终实现“绣花针”治理水准的创新和提升。

要实现信息赋能,前提是打破信息壁垒。疫情防控期间,有社区工作者反映,各政府部门间仍存在“隐形墙”,由于缺乏数据,社区工作者只好挨家挨户敲门“跑断腿”,获取一些基本信息。事实上,在保证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充分的数据供给,才能将“表哥”“表姐”们从繁杂的表格、报表、台账里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投入社区服务。他们中还有许多“民间达人”,通过一场场疫情实战、一道道“打怪”通关,分析总结出社区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这些都是驱散病毒后,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保留下来,成为社区治理的财富。

今年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民法典》,中国从此步入“民法典时代”。因此,信息赋能还要考虑到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泄露等风险。设好“边界”,不碰“红线”,是社区治理创新必须把握好的一根“弦”。

当高科技遇见社会治理,八方数据汇流到一个平台,各种需求碰撞出思想火花,让社区治理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社区治理拥抱高科技,不只是需要更高清的大屏幕、更高端的5G网络,重点是打通各种阻碍信息畅通的“肠梗阻”,为群众提供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才能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更聪明、更暖心。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