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和我的小康村:从“女不嫁”到“金不换” 奉贤昔日穷村吴房村这样蜕变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李一能     作者:李一能     编辑:赵菊玲     2020-08-17 15:22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吴房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西南部,东邻元通村,北邻解放村,西邻花角村,南邻金王村,浦星公路、金钱公路及平庄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1.99平方公里。上海第一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

2018年10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授予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7月获得文旅部授予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43年前,23岁的奉贤姑娘曹水林,在听完媒人给她介绍的婚事后直皱眉。“吴房村”这三个字在她看来,基本和穷乡僻壤画等号,附近的姑娘们都不喜欢嫁到那里去。但几天前,已经66岁的曹水林坐在自家小楼别墅里,和记者说起这段往事时,不无感慨地说,谁能想到自己的这一嫁竟在无意之中“押对了宝”,如今的吴房村已经成为了奉贤区最亮眼的“明星村”之一、乡村振兴的典范,每一位吴房村人也因此倍感自豪。

从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到成为上海第一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究竟发生了什么?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奉贤青村镇的吴房村,通过走访村民,寻找这里一朝蜕变的原因。

图说:吴房村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实习生 华天择/摄(下同)

穷村成了明星村

曾经的村居危房被改建成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庭院

曹水林还清楚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自己第一次走进吴房村看到的情景,连水泥路都没有,只有一条泥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最近的公交车站在一里路外,出行非常不便。她丈夫家里条件也不好,两间平房的屋顶都是用茅草盖的。村里没什么产业,只有个小工厂,村民基本靠种地为生,收入少得可怜,一年吃不了几次肉,顿顿吃豆腐。那时候,吴房是远近闻名的穷村。

“肯嫁过来主要因为老公人品好、勤奋踏实,爸妈觉得他人不错,条件差一点也没关系。”曹水林告诉记者,结婚后两人生儿育女恩爱和睦,辛勤工作节俭持家,婚后没几年把平房翻成楼房,年收入近千元,在当时的村里已经算是高收入家庭。

上世纪90年代后,上海步入高速发展期,吴房村也体会到发展给家乡带来的改变,村民收入提高了,村里的硬件慢慢改善,平房被楼房替代。但此时的吴房村在众多上海乡村中,并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

图说:曹水林

蜕变要从2年前说起。当时吴房村通过部分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生态环境改造腾出了发展的空间,同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曾经的村居危房被改建成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庭院,浑浊零乱的小河浜打通梳理后成为了清澈的景观河道。1、2、9三个小组,75户村民享受到第一批“改造红利”。焕然一新的吴房村,内设产业板块、创业板块、活动板块及配套板块,定位为一个集黄桃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体的园区。

曹水林的新家,正是村里完成改建的第一批民居。三分灰、七分白,传统不失设计,开门便是小桥流水、桃花满园。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建成的小别墅,让曹水林笑开了花:“做梦也想不到,退休以后居然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现在曹水林夫妇靠着租房加分红,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老两口靠这些收入完全够用了,有余力还能帮两个女儿带带外孙。

如今曹水林每天养花种草、含饴弄孙,有参观吴房村游客来到家门口,对她说:“老妈妈你住在这里真开心,一定会长命百岁呢。”“谁说不是呢,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呀。”曹水林说,从“女不嫁”到“金不换”,她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回想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桃王有了接班人

村民将桃园流转给村经济合作社,专业团队种植销售研发

吴房村的主导特色产业是黄桃,70岁的费士杰是公认的“桃王”。这几天正是黄桃丰收的季节,老费每天4时30分起床,去村里承包的2块桃园浇水、采摘,再打包。

图说:“桃王”费士杰

看到老费种出的黄桃,就明白他为什么被称为“桃王”,一个桃子有两个拳头大,七八两的只能算一般,一斤到一斤半才算大。老费种黄桃已经有40年了,青村镇和吴房村历年以来举办“黄桃大赛”,老费选送的桃子几乎年年获奖,以致近几年大赛的主办者只好劝他去做“评委”,把获奖机会留给别人。

在吴房村开始种植黄桃前,村里几乎没有任何产业可言。“以前就是种种水稻、蔬菜,肉吃不上,基本顿顿吃咸菜。”老费说,他还记得当年的菜谱,就两个菜:咸菜汤和咸菜配白饭,想要开荤只有一个办法,去金汇港工地挖运河,午饭有一块大肉,就这样自己还舍不得吃,常常带回去给老婆孩子。

上世纪80年代,因为受到隔壁光明村种桃致富的影响,吴房村也开始种植黄桃。老费开始也是门外汉,根本不知道怎么种,但他是个特别喜欢钻研的人,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渐渐自学成才。去年,他的7亩桃园产黄桃3万斤,卖了将近20万元,不仅改善了自己和老伴的生活,还帮孩子在城区买了房。

“我自己一家好不算好,只有大家好才算真的好。”老费之前一直担心吴房村的黄桃产业在“人老、树老、地老”的压力下后继无人。这个问题如今已经有了答案。

吴房村开始改造后,越来越多村民将桃园流转给村经济合作社,交给企业统一经营管理,有专业团队种植、销售、研发,还能开发黄桃产品附加值,比如包装风格“小清新”的黄桃汽水、黄桃点心、黄桃啤酒等,相比几十年来老农在公路边卖桃子的模式,已经是改天换地。

老费目前还没有将桃园流转,不仅仅是因为这笔收入,更多是割舍不下对黄桃的感情。终有一天,老桃农们将会退隐江湖,但黄桃产业依旧会在吴房村兴盛,它不仅见证了这里的蜕变,也是村民们勤劳、实干精神的象征。

图说:曾经的村居危房被改建成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庭院

村里来了年轻人

众多企业入驻为这座老龄化严重的小村庄带来许多生机

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吴房村究竟是什么。它既是一个游客络绎不绝的景区,又是一个许多村民居住的村庄,同时也是一个园区,已入驻企业20余家,新注册企业64家。

 一个位于上海远郊的村庄,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这“逆城市化”现象并不常见。入驻企业为这座老龄化严重的小村庄带来许多生机,一个标志性的现象就是,离开许久的年轻人又回来生活工作了。

1997年出生的吴昊是土生土长的本村娃,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村子里长大。在他的记忆里,直到2000年初,村里的风貌还是非常破旧,除了一栋百年老宅、一棵百年老树,基本上说不出有啥亮点。小时候,他时常跟着爷爷奶奶去种蔬菜、桃子,然后背到镇里卖,在他的概念中,这里的生活既传统又有点无聊,似乎与年轻人格格不入。

15岁后,吴昊就离开了家乡,跟着父母搬到城区生活,当时绝没想过以后要回家发展,而村子里他的同龄人基本都离开了。2016年,吴昊报名参军,而此时的吴房村正蓄势待发,等他结束服役回来时,家乡已经被建设得有模有样,在了解了家乡的变化后,他第一次产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回到家乡发展事业?”于是他回到了村里,加入了村庄运营方思尔腾公司。

如今,吴昊在村里的甜品铺已经工作一年多,从对餐饮一窍不通,到现在已经基本上手,该是单飞的时候。这几天,吴房村唯一一家奶茶店“东东奶茶”即将营业,而吴昊正是这家店的“掌柜”。东东是一条流浪狗的名字,非常粘人,给在村子里上班的年轻人带来很多乐趣。疫情期间,东东误食了有毒食物不幸“殉职”了,吴昊和同事们为了纪念它,创立了“东东奶茶”的品牌,还设计了Logo:吴昊家两只小狗的卡通形象。这些年轻人的创意与设计,让吴房村更加有了朝气与活力。

回到家乡上班的感受如何?吴昊告诉记者,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即便现在走在村里,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儿时那个破破烂烂的小村庄,如何变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特别是每年的三四月份,满村的桃花怒放,简直和画中的风景一样。

“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上班,已经非常幸运,而且这里还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让我非常安心。”吴昊说,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个同龄人也回到了村里发展,家乡对于年轻人而言,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图说:吴房村地标性建筑之一的三治堂老宅

百姓多了幸福感

口袋鼓起来了,2019年村民增加租金收入总计350万元

全奉贤有这么多农村,为何偏偏是吴房村被选中,改造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在村书记秦瑛看来,吴房村以前虽然经济不算发达,但好在从来没有经过大拆大建,还是有乡村该有的模样,而这的确成为了它被选上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秦瑛告诉记者,2016年,有三个村参加“田园综合体”改造的竞争,吴房村看上去是其中基础最差的一个,开始大家都觉得希望不大,但却被选上了,原因是:“这里还能看得见乡愁。”

在被选中后,刚开始的定位是要建设一个精品村,以他们的理解,就是打造一个老百姓生活幸福感高一点的村庄。经过两年的努力,一个崭新的吴房村出现在世人面前。有人说这里成了“网红村”,但秦瑛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看到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才真正令人高兴。

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三大综合收益手段,2019年吴房村村民增加租金收入总计350万元,村民家门口就业收入总计180万元,真正实现了穷村的“逆袭”,成为了附近人人羡慕的明星村。

吴房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秦瑛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谋定而后动,即便基础薄弱,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精心规划扬长避短,一旦确定就坚定执行,简而言之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吴房村这只“丑小鸭”也终于一朝蜕变,成为了展翅高飞的“白天鹅”。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