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丨当“戴口罩”首次写进法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姚丽萍     作者:姚丽萍     编辑:包雍尔     2021-06-07 13:39 | |

图片来源:东方IC

姚丽萍/文

口罩,戴,还是不戴?在上海,这早已不是选择题。

去年10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实施。看看这部地方立法,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赫然在列,明确“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进入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要求佩戴口罩”。由此,上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将“戴口罩”写进法律的城市。

迄今,疫情尚未结束,世界即将重启。上周,《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作为法治上海的一员,如何依法守护个人、家庭、社区、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佩戴口罩、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还有疫苗,一样也不能少。

每天,在申城,坐地铁、乘公交、进菜场、看电影……但凡公共场所,不戴口罩,会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地铁安检是不放行的,公交车是上不了的,菜场是不能逛的,影院是进不去的……好比“随申码”,戴口罩,也是通行标配。事实上,但凡公共场所,人人有意识地戴口罩,是大概率。

原本,防疫“三件套”,是医学专家们在一次次新闻发布会上的科普;然后,写进地方立法,上升为法定义务,获得广泛社会支持,成为广大市民共识,展示强大执行力——这座城市的科学素养、法治精神,可见一斑。

与法律执行力相匹配的,是强大生产力。口罩,曾经最紧俏的抗疫物资,如今,供应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执法检查信息显示,2020年秋冬季,上海新增2800万只普通民用口罩应急临时专项储备,保障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和市场保供峰值需求。目前,上海市内各类口罩生产企业94家,普通民用口罩最大日产能约为4600万只。这样的生产力,就是抗疫物资储备“稳定器”,就是“定心丸”。市民不愁缺口罩,只要牢记“三件套”,该戴的时候,好好戴。

过了芒种,天气热起来了,口罩戴着,是有点闷,可是,闷着也是战斗啊,疫情还未结束,战斗不能结束啊。

如果说,“三件套”是物理抗疫必备;那么,疫苗接种就是抗疫群体屏障所必需。不同于防疫“三件套”,疫苗接种,虽未直接写进地方立法,但科普已让大家明白,疫苗接种就是最有效的抗病毒防护墙。

打疫苗——从原先的预约接种,到如今的随到随打;从早先的固定场地接种,到如今的流动接种,方便,越来越方便,不只在上海接种方便,在长三角,都不麻烦。

来自执法检查的另一个利好消息是,上海以国家免疫规划数据标准为基础,依托三省一市免疫规划信息平台,组织制定了“长三角地区预防接种数据共享交换协同平台”建设方案,推进跨省市预防接种服务和疫苗追溯一体化。这意味着,在长三角,不仅有健康码互认,疫苗异地接种,也行的,只为方便打疫苗,只为早日构筑起抗疫屏障。

截至6月2日,上海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714万剂次。宁光院士说了大实话——“打疫苗不仅是为了保护你自己,也是为了保护整个上海;打疫苗确实保护了上海,更重要的是,确实也保护了你自己。”

筑起防疫屏障,一个也不能少。疫苗,能打尽打,能打早打吧,至于“三件套”,更是片刻不能忘的。

有朝一日,疫情结束,回望曾经,我们可以说——抗疫时期,我也保护了自己、家人、社区和城市——那个将“戴口罩”最早写进法律的上海,强的!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