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大城善治丨一张床位、一顿午餐、一台电梯蕴藏上海老人的幸福密码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李一能     作者:李一能     编辑:赵菊玲     2021-11-25 15:04 | |

一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概括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晚年生活的终极向往,依托家庭和社会满足老人生活照顾和经济、物质基本保证。随着时代的进步,标准也在不断提升,现代养老事业,除了满足基本要求之外,更注重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这就是“老有颐养”。

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的上海,养老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投入最好的资源,为老人创造最美好的晚年生活,是上海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标。如何实现“老有颐养”?答案可能是一张拥有智能设备的适老床位,也可能是一顿美味的长者午餐,抑或一台为老公房加装的电梯。

一张床位

今年87岁的郁老先生,家住静安区彭浦新村,常年卧床。儿子儿媳虽尽心照顾,但自己也已步入老年,逐渐力不从心。

郁老先生的房子搬进来已19年,管线老旧、墙体剥落、浴缸破旧、卧室被遮挡不见阳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了让高龄的公公住得更安全舒适,儿媳张阿姨最终选择了政府的整屋适老化改造套餐。

改造完成后,房子变得宽敞又明亮。两间卧室安装了能用语音和手机操作的智能顶灯和电动窗帘,主卧装了电动晾衣架,方便又省力。同时,还专门为老人配备护理床和轻便轮椅,方便子女日常照护。卫生间配有智能马桶盖,让老人如厕后清洗更为方便。原来的浴缸改造为淋浴间,出入更为安全,另配备挂壁式淋浴凳和扶手,方便老人洗澡的同时节省了空间。

今年10月,彭七居民区养老顾问第一次听说家庭养老床位这个项目后,立马就想到了郁老先生家。张阿姨表示,适老化改造改善了居住环境,但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照顾老人有些力不从心,要是有专业化的日常照料就更好了。

了解到这一需求,街道迅速联系上海福寿康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服务社,上门对家庭环境和老人身体情况进行查看和评估。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为老人配置智能化设备、定制个性化服务。其中,智能化设备包括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无感智能检测器、烟雾、燃气、门磁、水浸等家庭环境安全告警器,以及一键紧急呼叫设备,全方位保障老人的居家安全。此外,专业机构为郁老先生量身定制了涵盖个人照护服务、健康护理服务和居家照料服务的服务包。有了智慧养老的助力,郁老先生的晚年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家人也更加省力放心。

自2012年起,上海连续八年开展困难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到去年底已完成8300户,有效改善了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目前适老化改造已经全面推开到全市16个区,今年计划完成5000户。

图说:徐汇区长者食堂——斜土亲邻食坊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摄

一顿午餐

在徐汇区大木桥路上,有一家名为斜土亲邻食坊的社区长者食堂,深受周边老人欢迎,每天门口排着长队。走进去一看,发现这家面积不大的食堂却大有名堂。

十几个品种的菜肴任意挑选,当餐盘放入结账台,会自动识别菜肴种类,然后刷饭卡就能结账,没带饭卡的话还能直接刷脸结账。更神奇的是,边上有台健康管理屏,刷饭卡就能从点餐的习惯分析出老人的营养情况并给出健康饮食的建议。

这里的菜品以上海本帮菜为主,口味清淡,口感酥烂,为本地老人量身定制。厨房“明厨亮灶”,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实时展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确保老人餐食可溯源、有保障。最令老人心动的还是价格实惠,大荤8-15元,小荤6-10元,素菜3-6元,还有阶梯式的价格优惠——60至64岁九折,65岁及以上八五折。每周推出特价菜,让老人切切实实得到实惠。

沈阿婆和老伴一共点了7个菜,中午吃点素,两块大排一份烤麸打包回去晚上下面,一共44元钱,也就是说不到50元钱,两个老人一天的伙食基本就解决了。沈阿婆说,这里的饭菜干净、实惠、味道不错,对他们而言最大的便利就是不用自己买菜烧饭,家门口的老人食堂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斜土街道老龄干部陈紫华告诉记者,斜土亲邻食坊原本是一个设施老化的社区食堂,经改造于2020年11月开门迎客,大受老人欢迎,高峰时间每天前来就餐的老人估计在500人左右。对附近社区身体不便的老人,还可以提供送餐服务。

像这样的社区长者食堂,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根据规划,上海每个街镇要建设一到两个供餐能力150客以上的社区长者食堂。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个人付费等方式,与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和其他市场化物流公司加强合作,利用其物流网络提供送餐服务。在现有的长者食堂,将加强老年助餐场所保障措施,并推广“智慧餐厅”服务方式,提升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多样性、便利性、安全性。

临汾小区不少多层楼房已加好电梯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

一台电梯

家住老旧多层住宅的高龄老人,因腿脚不便,上下楼成了最大难题,人称“悬空老人”,加装电梯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瑞金二路街道南三小区,距淮海路一步之遥。小区内的思南路26弄是一座7层居民楼,其中3号25户居民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加梯要求迫切。

这栋楼加梯主要难点在于复杂的地下情况,有人防工程又紧邻地铁。最初加梯设计方案都做好了,但相关部门现场勘察发现,地下人防工程的入口与电梯入口有部分重合。设计方只得再次修改方案。本以为可以施工了,加梯的钱也凑齐了,又发现楼栋距离地铁太近了。原来,1号线与13号线通过小区周边,设计的加梯部位以及基坑位置就毗邻13号线的“边线”。

此时,瑞金二路街道与区房管局跨前一步,出面搭建商请平台,邀请申通地铁、加梯公司、社区代表等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公共安全红线不能踩,大家就一次次修改设计方案,最终通过改变桩基的构筑方式,解决了难题。

思南路26弄3号加梯竣工,成为上海首个“地铁房”加梯样板。考虑到市中心轨交周边老房加梯需求,申通地铁今年制定“加梯专项报审指南”:紧邻地铁线小区的业委会提出申请后,申通方面可现场查看,判断是否可以加梯,并与加梯公司一起优化技术方案,确保施工不影响轨交安全。“借地”加梯,则是黄浦区这两年的探索创新。在上海,一千个小区可能有一千种不同的状况。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小区“各显神通”,充满创意的方案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老旧公房安装了电梯,满足了“悬空老人”的心愿。

今年1月至10月,上海已完成加梯1002台,正在施工1504台,通过业主意愿征询并成功签约的门洞有5007个,提前超额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0台的年度目标。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