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夏令热线 > 正文

2020夏令热线·夏令最行动|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这群人挥洒最美汗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金志刚 罗水元 左妍 王军 杨硕 徐驰 曹刚     作者:金志刚 罗水元 左妍 王军 杨硕 徐驰 曹刚 志愿者 陈蕾 金梦恬     编辑:任天宝     2020-08-07 10:51 | |

  时值中伏,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下午两点,一天里最热的时间。

  烈日炙烤下,许多人坚守在各自岗位“蒸桑拿”,为这座城市的凉爽默默奉献。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走访车站码头、建设工地、铁路股道、居民小区和菜市场,聚焦正在忙碌的他们——为高铁列车上水、为居民送气上门、为老房检查水箱、为市场消杀灭蚊、为城市交通执法护航、为越江工程日夜不分……

  每一张专注的脸庞,都挂满了晶莹的汗珠。汗水,不停滴落在地,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每一滴汗,都如同最宝贵的养料,滋润着我们的家园,开出一朵朵幸福之花。

  在最热的午后,走近这些普通劳动者,感受他们与这座城市共同跳动的脉搏。

5.jpg

图说:铁路上海站上水工汪久宣、程勇,走上两列高铁之间的加水股道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实习生 华天择 摄

  列车上水:

  “蒸笼”股道挥汗如雨

  下午2时许,记者穿上黄马甲、戴上黄色鸭舌帽(既为醒目、安全,又为遮阳、防晒),跟随铁路上海站上水工汪久宣、程勇,走上两列高铁之间的加水股道。烈日当空,记者摸了摸被暴晒的铁轨,烫如热锅底;球鞋底踩在地面上,脚底板也能感觉到烫。温度计显示,气温已高达42.5℃。

  “火车停在站内,空调已开,普速列车的热风往上排,还好一点,高铁列车的热风是往下排的,大太阳加空调风,两列高铁之间空间又不大,就变成了一个‘蒸笼’。我见过最高温度超过60℃!”汪久宣说话间,已拿起加水的水管。

  上水工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把水管插进列车的注水口,等水箱满了再把水管拔掉。但程勇说,上水工有一套严格的作业标准,立岗、接车、插管、上水、拔管、回卷、送车等7个步骤,一个都不能马虎。记者学着师傅的样子,把大约25米长的水管往列车方向拖,水管里贮满了水,有二三十公斤重,光拖动它就不容易。大概只有5分钟,记者黄马甲内的T恤已被汗水湿透,豆大的汗珠也从头上啪啪往股道的石板上砸。

  再看两位师傅,正快速拖管、插管、拔管,为了安全和下一波使用方便,用后的水管还要在地上拉成U形(即“回卷”步骤)……“高铁停站时间短,上水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像这趟车,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15分钟;普速列车时间稍微宽裕一点,约40分钟。夏天旅客在车上用水量大,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把水箱加得满满的,所以动作得快,根本顾不上热不热。”汪久宣说。

  一列16节编组的高铁长近500米,上水工加水过程中要沿着列车快步走一遍,再折返,就是1公里;普速列车则更长。“上海站一共36名上水工,今天白班(7:30-19:30)有10人,两两搭班分成5组,每组一天要给十七八趟列车加水,还要在不同股道间穿梭,光是走路,一天少说也有20公里。”上水工班长虞广生说。

  一趟高铁上水作业终于结束了,汪久宣、程勇的黄色制服早已被汗水湿透。汪久宣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作服上结一层盐霜,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我们都爱喝盐汽水,站里管够,既补水、又补盐分。”

  两次作业间的空隙时间,上水工们可以“躲”进空调间休息一会。一般人在大太阳底下和冷空调房之间快速“切换”容易生病,但程勇说:“我们已经‘练’出来了,上水时等于蒸桑拿,休息时孵冷空调,谁也没因此生病。”

111.JPG

图说:益江菜市场内的保洁人员正在清扫地面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消杀灭蚊:

  菜市场里热火朝天

  下午2时许,走进益江菜市场前,温度计上的数值定格在48.2℃。菜市场内,摊主们并没有闲着。“爱卫人员来灭蚊蝇,我们也趁现在人少,抓紧搞好卫生。为了顾客,也为了自己的健康舒适!”一名摊主一边刷洗地面一边说。

  益江菜市场位于浦东张江镇的浦商邻里荟益江店,今年改造完毕后全新亮相,菜场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共有70多个摊位,按鲜活、干湿、生熟功能区分。走进菜市场,一眼就看见摊主们正在忙活,冲刷地面,分拣垃圾,消毒台面等。一个卖蔬菜的摊主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做三次清洁卫生,分别是出摊前、午休时、收摊后,已经养成了习惯。在每周四的大扫除日,摊主们更是集体出动,把自家摊位翻个“底朝天”,不放过任何一处犄角旮旯。

  菜场负责人吴建美带记者来到位于后门的垃圾箱房,菜场改建后,花费20多万元购入了一台“大家伙”——垃圾处理机。每天把各类湿垃圾分拣、粉碎、固液分离后,对残渣再做物理分解和压碎。菜场每天产生两吨垃圾,处理好后只剩十分之一。虽然室外气温很高,但垃圾箱房内却不见苍蝇飞舞,也没有明显异味。

  “我们每周都会来市场至少一次,消杀病媒生物,这里的卫生确实不错,蚊蝇并不算多。”烈日下,戴着口罩、身着制服的缪燕强和同事正在菜场后门处的绿化带内喷洒药水,并在雨水井内投药。一圈工作完成后,三人又进入菜场,查看摊位的卫生状况,为几个摊主在电子秤、保险柜下的缝隙里放置了杀蟑胶饵。“用电的地方热量高,又有看不见的缝隙,是蟑螂喜欢的藏身地。”缪师傅说完,又和同事搭档,爬上了梯子,给另一个冷冻肉摊位换上了新的粘蝇纸条。1个多小时后,挥汗如雨的三人收工离开。

  6月以来,上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八大专项行动,每月15日是全市“环境清洁日”。而夏季雨水充沛、气温升高,蚊虫等病媒生物更易滋生,本市继续发扬爱国卫生优良传统,将每周四确定为各类市场卫生大扫除日,全民参与劳动,营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

  “防疫、战高温是这个阶段的双重任务,我们已经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吴建美说,为保证市民“菜篮子”的清洁,让市民更放心来买菜,每天清洁消毒,已经成为摊主们的共识。

DSC_9120.JPG

图说:下午2时许,送气工刘李和张世宇将即将配送的液化气瓶装进车里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送气上门:

  脚穿钢板肩扛气瓶

  午后两点,烈日如火,大地似锅。中山北路西宝兴路附近的一个液化气配送站里,新一轮配送按下“加速键”。

  液化气仓库的大门一打开,上海燃气(集团)液化气分公司送气工刘李和张世宇,就把一瓶瓶液化气往一辆厢式货车上装。黄山路、西宝兴路等处的用户刚刚来电,他们必须尽快送到。

  记者拿出温度计放到地板上,一分钟不到,屏幕上显示的温度就飙升到了39℃。“好烫!”记者伸手去抓液化气钢瓶,马上“弹”了回来。刘李说,这里不像一般的仓库,为了安全,不能开空调,钢瓶表面温度很高属正常现象。

  两人都带着手套,不只是防止钢瓶过热烫手,更重要的是防滑——手掌满是汗水,满瓶液化气有30公斤重,赤手拎提时,容易滑脱。

  “送液化气,安全第一,送气工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上海燃气(集团)液化气分公司用户服务部用户安全专管员朱凌峰介绍。为了防止钢瓶滑脱砸伤脚背,记者进配送站时换上了一双送气工专用鞋,鞋背上有一块钢板。

  鞋子重达一两斤,穿着很不自在,但刘李和张世宇早已习惯。背液化气瓶时,他们裤袋上插着一瓶肥皂水,肩上斜背着小包,内有安检本、起子、手持终端机、打印机、防暑药等。

  装车完毕,两人汗也顾不上擦,就跃进驾驶室。在黄山路上刚停稳,刘李就跳进了车厢——没有空调,如同蒸笼。记者一进去就觉得闷热难耐。刘李面不改色,卸下一瓶气后,用“小瓶车”拉着,一路小跑约百米,进入用户家。

  走出这家用户,刘李脸上沁满豆大的汗珠。将换回的空瓶装上车,他没有喝水,而是用蓝牙耳机与下一个客户通话:“快了,马上到您家。”

  说话间,货车来到西宝兴路。客户住三楼,楼梯只有约半米宽,几乎呈垂直状。刘李拱着背,低歪着头,一手扶楼梯,一手紧抓气瓶,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呼哧”喘着粗气。楼梯间里不方便中途休息,刘李爬上三楼,工作外套已完全湿透,汗水从眼镜片上往下滴。但从一楼到三楼,液化气瓶都没有碰触到墙壁和楼梯。

  “安全要紧。”在仅容一人通行的狭小厨房间,刘李换气瓶时,还仔细检查了燃气管和接气口,并掏出随身携带的各式工具和材料,逐一登记。记者背着换下的空气瓶,坐在楼梯上一级一级往下挪时,耳边不时传来刘李“注意安全”的提醒声。

  刘李坦言,送气工不只是送液化气,还要送安全、送温情。“用气安全了,我们流点汗就值得。”说完,他又赶往青云路的下一个客户家。一天下来,他经常要走3万步,是朋友圈的“步数王”。

3Q8A4537.jpg

图说:黄浦供水管理所瞿溪站供水代表葛智勇在检查水箱进水管外包的防冻保暖材料是否完好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水箱巡检:

  屋顶暴晒无处遮阳

  昨天下午1时30分,城投水务供水公司黄浦所瞿溪站的供水服务代表刘睿君、张丰、侯韧和葛智勇戴上安全帽,走进位于瞿溪路大众家园小区。

  首先是巡检泵房。“泵房是给小区供水的‘心脏’,日常检查与保养很重要。”刘睿君打开控制柜仔细检查,一旁的侯韧手持表格,认真登记。在确认进水阀、出水阀和压力表均正常后,刘睿君来到泵房的二次供水水质采样点,用小瓶取样,准备带回去进一步检测。

  此时,泵机马达声,裹挟着燥热,扑面而来。记者瞥了一眼温度计:38.2℃;湿度更是高达81%!如此闷热、潮湿的环境,正是蚊子喜爱的栖息地。走出泵房,记者的脚踝、小腿肚上起了好几个蚊子块。

  楼顶水箱也是巡检的重中之重。

  离开泵房,来不及喝一口水,他们已从18楼顶楼拾级而上,来到楼顶水箱区域。烈日照射下,找不到任何遮阳的地方。

  他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先检查管道。记者看到,顶楼的供水管道都包扎着白色防冻层。“天气、温度都会对管道造成一定影响,外层是复合塑料,里面是保温海绵层,保护非常重要。”他们默契十足,兵分两路,严密检查,不放过每一个管道接口。一圈走下来,花了15分钟。脸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互相确认无误后,才放心地继续检查。

  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必须保持常开。葛智勇小心翼翼地转动阀门,确认功能完好;为了防止蚊虫进入水箱,溢水口处特意加盖了防护网。侯韧在确认防护网功能完好后,还仔细打量了一番管道,确保无异常;葛智勇看到天沟的排水口积了少量杂物,马上深蹲下来,徒手清理垃圾。

  在这个“最热午后”,温度计显示的实时温度不知何时上升到了41.7℃!光是站着旁观,就早已汗流浃背。4名供水代表都穿着厚厚的长衣裤制服,汗水早已濡湿脸颊、浸透背脊。

  回到办公室,他们脱下制服,稍微喘口气。4人的贴身衣服上,都析出了盐花。但是,他们一天的工作,还远未结束……

  瞿溪站共11名供水服务代表,管辖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总表数12.3万余只,管网总长度约305公里,覆盖600多个小区、12万余用户。对这些数字,刘睿君如数家珍。“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苦一些、累一些,是应该的。”

A6BBE7DB-97F5-45A6-B3C2-98195D82FEF0.jpeg

图说:时值中午,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一大队稽查员陈奇、彭敏在苏州河上对在建工地执法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交通执法:

  甲板路面汗水如瀑

  昨天下午一点,从万航渡路地方海事码头出发,三点到达莫干山路码头,约6公里长的苏州河水域,放在执法船甲板上的温度计已达到48.1℃。太阳直射、水面反射、水汽蒸发……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一大队执法队员的制服已被如瀑汗水浸透,脱去救生衣后,紧紧贴在身上。而这样的巡航,每天至少一次,每次至少4个小时。即使高温预警,航道执法仍会在热浪中坚持乘风破浪。

  “水上施工要注意安全!慢车旗挂反了,两面旗要放在一起。”经过正在施工的宝成路人行步道桥时,执法队员站在船头喊话,提醒在水面桥身的施工人员,并及时纠正警示设置。在北横通道长寿路桥施工水域,执法船放慢速度靠上施工船,执法队员陈奇、张扬、彭敏登船检查,仔细查验船舶证件查验,还查看了“垃圾管理计划”“垃圾记录簿”,并通过“上海市内河船舶污染物接收确认凭证”来确认涉水工程是否执行严格的日常排放环保措施。

  从甲板到路面,高温依旧。昨天下午三点,秣陵路近长安路,温度计显示,路面温度高达40.3℃。上海火车站区域执法队员施鸿伟头顶烈日,根据手机“交通执法移动工作平台”显示的信息,仔细核对一辆辆穿行而过的疑似车辆。

  一辆白色沪牌新能源轿车被拦下,乘客配合执法队员陈辉卿出示行程单后,无证网约车司机对非法营运的事实哑口无言,将面临罚款1万元、扣驾驶证3个月的处罚。陈辉卿还细心地察觉到带着孩子的乘客在烈日下的不安,立刻安排其他出租车送母女前往目的地外滩。

  高温酷暑,有司机心存侥幸违规营运,公交司机也容易产生驾驶疲劳、眩晕等身体不适。火车站区域31个公交站点,遍布交通执法人员,及时关心和提醒公交司机安全驾驶。任凭汗水从发尖滴落,交通执法形象不走样,执法检查无删减。

  “从陆上到水上,队员们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最近两个多月,我们正努力打通水上路面综合执法。”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一大队队长朱军介绍,大热天里,执法队员坚持24小时全时执法、365天不间断交通监控。自7月以来,全市交通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车次2070次、执法船次196次、执法人员5875次、巡查里程26886公里,对相关违法行为立案2961件。

DSC_3229.jpg

图说:昆阳路越江大桥工程现场,桥面沥青摊铺与桥面栏杆安装作业在高温下有序进行中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大桥施工:

  烈日沥青双重“烤验”

  “请注意高温黄色预警”,昨天下午两点,室外气温突破35℃,虹梅南路隧道入口处的显示屏清晰提醒人们做好防暑工作。奉贤区西闸公路上,除了一些来往车辆,少有行人经过。不过,不远处的昆阳路越江大桥施工现场,却是一片忙碌景象。

  一台沥青摊铺机正缓缓地将沥青摊铺在引桥路面上,五台压路机随后有序地平整路面,30多名身着橙色施工服装的工人们冒着酷暑各自进行着不同的施工工序。

  高温下的路面,加上沥青本身所散发的热量,工地热得就像蒸笼。即便只是远远地站着,也会烤得脸上直冒汗,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湿了。“38℃”,温度计显示,施工现场的温度要比周围更高一些。

  “摊铺机下的沥青温度高达180℃,摊铺完成开始碾压的沥青路面温度也超过150℃。即便是没有铺设沥青的地表,温度也达到了45℃。”有30多年施工经验的摊铺工人何水仁在现场告诉记者,铺路工人要经受烈日和沥青的双重“烤验”。

  “除了机器作业,我们工人需在沥青路面上检查摊铺碾压效果,及时矫正施工参数。”何水仁说,工人们的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们热点、累点,不算啥,只要大桥能早日通车,啥都值了。”

  “7月、8月的高温环境,有利于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所以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好时机。”隧道股份上海路桥道路工程公司昆阳路越江大桥路面工程负责人孟元华介绍,面对高温天气,现场工人早上6点出工,中午机器连续作业,每天能完成1.5公里沥青摊铺。

  孟元华还表示,除了铺沥青,加装行人和非机动车上桥电梯及加强桥面附属结构等工作也在同步展开。一旦气温过高,建设方也会启动防暑降温应急预案,通过“做两头休中间”的方法,来保证工程进度、保障工人健康。此外,施工方还在现场配置了一辆空调大巴车,为工人在施工间隙提供避暑纳凉之所。

  正在施工的昆阳路越江大桥预计将在今年建成通车。建成后,附近居民往来闵行、奉贤,将由原来的约40分钟缩短至约5分钟。

  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 罗水元 左妍 王军 杨硕 徐驰 曹刚 志愿者 陈蕾 金梦恬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