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新民眼 > 正文

莎车:大家都知道“上海大棚”怎么走 | 上海援疆见闻录②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洁     编辑:顾莹颖,韦嘉维     2019-10-16 14:38 | |

  24岁,青春靓丽,在上海居住多年,有稳定的工作……当这么一个年轻姑娘,放下手头的一切主动来到喀什工作,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的。

  而张月娟自己只是后悔没有更早一些过来。在她的微信上,个人地区信息填写的不是老家,也不是待了9年的上海,如今已经改为了“新疆 喀什”。

  张月娟在上海一家新零售企业工作,老板曾在新疆生活多年,如今想要在喀什做一个扶贫项目——用智能贩售机帮助当地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经过上海援疆的牵线搭桥,选择在莎车开办一家企业。

图说:张月娟的朋友圈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莎车由浦东新区援建,在上海对口支援的喀什四县中,人口数量最多、脱贫担子最重。但与此同时,莎车的农产品富有盛名,是世界三大巴旦木主产区之一。

  此前,因为技术、种苗等多方面原因,农民的收成并不理想,销路也成问题。为了帮助当地农业发展,上海援疆在莎车建设了集种苗培育、技术培训、科普教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扶贫产业园,并成功创建成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

图说:扶贫产业园里的大棚。 来源:上海援疆莎车分指供图

  去年来喀什的一次考察,让张月娟爱上了这片土地,今年她便主动请缨。在公司筹备注册期间,她来到扶贫产业园担任接待工作,吃住都在园区解决,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这个园区在当地影响力很大,只要说‘上海大棚’,这里的人都知道怎么走。”张月娟说。

  走进园区育苗中心,一排排蔬菜苗种整齐排布,绿意葱茏。吊植培育出的黄瓜比普通种植产量高两三倍,还有无土栽培、潮汐灌溉……现代科学的农业管理技术由上海引进,在当地实施。优质种苗种植出的优质农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更通过电商网络与内地市场对接,助力消费扶贫。

图说:育苗中心的吊培黄瓜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摄

  目前,园区现有员工220人,其中贫困户145人。全年可培育万寿菊、西红柿、辣椒等各类种苗1亿余株,为4万余户贫困户提供特色瓜菜种苗,为13.5万户农户提供庭院蔬菜种苗,每户实现增收500元以上。

  在新品试种点,一人高的木架子上,仙人掌模样的扁平茎杆舒展着,或是开着浅黄色的花朵,或是结了一些看起来“张牙舞爪”的果实。这些是火龙果。在沙漠边缘种植热带水果,与盐碱地里种草莓一样,几乎前所未有,这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要求科学的想象力。而这些,都在莎车试种成功了。

图说:试种火龙果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摄

  园区的田头地间,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学生”的身影。他们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地学校派来学习农业技术的,这一批来了21个学生,他们在这里实习毕业后,可以留在园区,或者分配到当地园艺厂,去教更多的人;还有一种是分批前来短期学习的贫困户,来自整个莎车县,每批有一两百人,学习一些基本种植技术,以便回家更好地劳作。

图说:育苗中心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摄

  “恋上一座城。”昨天,张月娟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她说,接下来我就想留在这里好好工作,不想走了。短短几月,感情为何变得如此炙热浓烈?张月娟自己也说不清楚。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可能是因为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他们总是特别热情地拿水果、拿吃的,那种眼神……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感觉能一直看到你的心里。”

  可能是源于那份与有荣焉的自豪:“每次我遇见从上海来的包机团、考察团、记者团,都会像遇见亲人一样激动,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上海的付出。”

  而更多的,是受到了上海援疆的精神感召。

  “来喀什之前,我知道这边很苦很穷,我也知道上海对口援建这边。但是究竟怎么扶贫、要做些什么?我没有概念。”张月娟说,一开始她的想法很简单,她想象的扶贫就是建一个工厂,给当地人提供工作岗位。但是真正来到莎车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之前的想法还远远不够。

  “我们不能只是雇佣贫困户、给他们发钱,扶贫先扶智与志,我们得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当张月娟了解到扶贫产业园里,给当地农民教技术、提供优良种苗,等他们回家种完以后,再把农产品收购过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时,这种模式让她深深动容,“那一刻就板上钉钉了,我一定要留在这里。”

图说:育苗中心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摄

  援疆工作的一项项成果,是由无数细节筑成的。上海援疆干部们积极助力当地建设,有躬身田间、汗水总是在衣服上画出“大地图”的,有凌晨一两点办公室还亮着灯的,有身体抱恙回沪动了几次手术以后又马不停蹄赶回来的……

  正是亲眼所见的这些点点滴滴,感染着张月娟们参与其中,鼓动着更多社会力量的主动加入。当地人与援疆人的交融交往与共同努力,让这片土地更有温度。

图说:扶贫产业园里的大棚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摄

  离开产业园的时候,我们经过了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张月娟告诉我们,这是甜芦粟。

  万里之外,看到家乡地产让人倍感亲切。这种上海人非常熟悉的作物,在喀什倒是一点儿也没有“水土不服”,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牧草,长势喜人。

  它们可能不起眼,但却有旺盛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坚韧地扎了根,向阳生长。

  新民眼工作室 杨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