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新民眼 > 正文

“一线心晴”② | 居委会大姐时有低烧,心理专家:焦虑会导致体温升高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郭剑烽     编辑:顾莹颖,倪彦弘     2020-03-01 10:15 | |

  问题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焦虑:

  居委会大姐整天处于焦虑紧张中

  此次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们冲在一线,排摸登记,劝返值勤,发放防疫用品,消杀喷洒,测量体温,搬运物资……他们比普通人多了几倍风险,平时也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不安和压力。

  居委会李大姐自过年以来就整天处于焦虑紧张中。由于在居委会上班,她每天上门发通知告示,调整小区布局,安排防护用品的分发,统计居民出行情况,工作记录和汇报等……虽然每天下班时身体已经十分疲倦,但李大姐仍然不能马上放松: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换衣服,然后仔细地消毒、洗手、洗澡,之后才能坐下。坐在沙发上的她也似乎总觉得心神不宁,不断回忆自己白天工作中有没有遗漏,有没有接触一些“可疑”人员,每每惴惴不安,提心吊胆。晚上,李大姐的睡眠也出现困难,脑海里一直出现各种念头,需要2个多小时才能睡着,睡着后也很容易惊醒。这样半个月下来,李大姐感到自己快要耗竭了。

  一周前,李大姐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发烧了,体温37.3℃,这让她和家人都十分紧张,虽然她很确定自己没有咳嗽、胸痛等其他症状,也没有在公共场合取下过口罩,但仍然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被其他人感染。她不得不在家自我隔离。为防止“传染”给丈夫和女儿,在家也始终戴着口罩。逐渐地,她感觉到自己有些胸闷,心慌,多汗,越来越紧张,不断反复测量自己和家人的体温,一天达到十几次。奇怪的是,自己的体温忽高忽低,有时是低热,过一会体温又正常了。连续三天一直在36.2-37.3℃之间波动,李大姐决定还是冒险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去看一下。经过门诊医生的详细询问和检查,除了体温高了一点点,心跳快了一些,她的身体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已经排除感染肺炎的可能,医生建议她找一下心理医生,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体温增高。

  就这样,李大姐联系上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涵。

  心理专家开方:

  经过精神检查和心理量表的评估,陈涵医师判断李大姐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症状和轻度强迫症状。

  陈涵医师分析,由于李大姐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生理和心理上的持续应激导致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并由此引发了身体低热的情况,这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紧密结合、互相影响的,当人处于过大的心理压力(应激)下时,生理上就会伴随一些变化,被称之为心身反应,长期应激下甚至会导致产生心身疾病,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都属于心身疾病。在疫情扩散时,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处于焦虑、恐惧、悲伤等情绪中,同时,在生理上,也有可能出现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常见的包括心慌、头痛、头晕、胸闷、胸痛、气促、恶心、腹胀、腹泻、尿频、尿急、多汗、疲乏、震颤、眠浅、多梦,甚至会出现轻度的体温增高。这些生理症状没有特异性,往往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有关,但需要先排除躯体器质性疾病所致。

  陈涵医师向李大姐提供了一些帮助自我放松的方法,以及生活上的一些建议,加上少量安定类药物。几天后的电话回访中,陈涵医师得知李大姐的情绪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发热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了,她终于感到自己放松下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陈涵医师教会了李大姐使用正念方法。正念,是让自己情绪变得平静的一种方式。选择一个不容易让人分心的房间,以舒适的方法坐着。让自己的头脑专注于当下自己的身体或周围的环境,并且不带任何评判。也许会出现分心的情况,这时试着轻轻地把自己的思绪拉回来,让其他思想自然的“流走”。将注意力转向呼吸,只要注意它的自然节奏,去感受空气是如何进出肺部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通过意念“身体扫描”的方式,观察自己的身体,不必移动它们,只需注意它们的感受。重复多次呼吸,直到自己开始感到情绪平静下来。

  专家简介:

  陈涵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长期在心身病房及心理咨询门诊从事临床医疗,并在上海交通大学精神卫生系担任教学工作,参编多部医学及心理学著作。

  擅长领域:焦虑症、抑郁症、进食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

  编者的话: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击,令人猝不及防,有人在家隔离体重失控心情糟糕,有人怀疑自己被感染寝食难安,还有人出现了“强迫症”手都洗烂了,严重的还触发了焦虑症、惊恐症发作……

  别急别慌乱!本市各条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的另一头、心理疏导网络热线平台的另一端,由申城心理疏导最权威的专家轮流坐堂,倾听,解释,开方,帮助热线那一头的人打开心结,驱散阴霾,重觅晴朗。新民晚报与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推出一组心理疏导故事,每篇由一个心理疏导案例入手,对应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的具体心理疏导意见,希望帮“有心事”的你宽宽心,安然度过疫情,迎接春天。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郭剑烽

  编辑 |顾莹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