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新民眼 > 正文

绝了!54岁电焊工7年绣出22米长“清明上河图”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江跃中,任超,吴涵     编辑:黄佳琪     2020-12-03 14:05 | |

  安静少语,眉目温和,微微垂首,一方绣布在手间不停翻飞,穿针走线间一幅娟丽的十字绣渐渐成形。不知道的会以为这是在形容某位心灵手巧的绣娘,其实这是一位在上海建筑工地上做普通电焊工的大老爷们。

  在上班之余,今年54岁的湖北利川人张兴发, 用7年的时间,一针一线绣出了一幅绣有1643个人物、全长22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成了名副其实的巧手“绣郎”。

  张兴发介绍自己的作品。任超 摄(下同)

  车祸影响生活“开拓”新技艺

  在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奉贤中电建项目门前广场上,7名建筑工人合力展开了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7名建筑工人合力展开这幅十字绣

  作品上,不论是树林稻田,石桥船只,还是亭台楼阁,都被张兴发一针针绣了出来。对于这位头戴安全帽手握电焊枪的电焊工汉子来说,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的完成,是他人生中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正是因为这幅作品的完成,老张获得了周边所有人的认可。

  《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局部

  然而在此之前,张兴发的十字绣之路走得颇为坎坷。

  入冬,申城进入了美丽的落叶季,雨后,气温也骤降下来,每当此时张兴发的腿就会隐隐作痛。多年前,因一场突然的车祸,张兴发的腿落下了毛病,虽然对生活影响不大,但行动却不如以前方便。一段时间里,他总是一个人闷在卧室中,不愿与人交心,但他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困难所打倒。生活仍要继续,走出了伤后的阴霾,他开始接触电焊。如今,已成为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奉贤中电建项目的一名焊工。

  最开始在工地上做外架焊接时,面对同样的任务,由于腿脚不方便、上下楼爬梯比较慢,他的完成速度总是要比其他工友迟缓。为了不耽误进度,张兴发会比其他工友早起一个小时,当“大部队”抵达工地时,焊花就已经闪烁在楼间。随着工作技巧的逐渐掌握,焊接速度也提了上来,而张兴发的生活,也随着这四射的焊花一点点亮堂起来。

  张兴发正在工地上做焊接

  除了做好电焊工作,张兴发想着媳妇手部残疾,还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书,为了多赚点钱,他决定在工余时间,再“开拓”一门技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接触刺绣,慢慢的,也喜欢上了刺绣。

  绣着绣着靠在床上睡着了

  但这份决心等来的不是支持和鼓励,而是周边人们的不解和嘲笑。人们嘲笑他:一个大老爷们非要干女人干的活儿。但倔强的张兴发没有退缩,他坚定地认为:“凭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没什么可笑的。”

  早上天蒙蒙亮,张兴发抓着焊枪就一头扎在施工现场进行外架焊接,下班后就又拾起一方绣布开始专注刺绣,常常忘记了时间,早上醒来时,才发现自己昨晚是靠在床上睡着了。

  张兴发从小画作“四季平安”开始,随后,“家和万事兴”“八骏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十字绣作品,在老张那粗糙的巧手下诞生。随后,从他的《红楼金陵十二钗》等作品被人相中开始,十字绣也逐渐成为了家中的经济来源之一。回忆起第一次接到有购买他作品意向的顾客电话时,张兴发说,“当时都快要激动地跳起来,挂掉电话,就高兴地喊了出来。”

  张兴发的部分作品

  每当工友们问到他是怎么做到焊接、刺绣“两不误,都在行”的,张兴发笑着说,“焊接和刺绣是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需要有一颗平静心。刺绣讲究一针一线,焊接讲究一点一提,没有平静心,绣线会断,焊条会粘,这两种活双管齐下,沉住气、不放弃,一点点去做,就一定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就可以锻炼出一颗平静心,人生就是这样嘛。”

  简单朴实的话语背后,却是平凡人的坚韧与倔强。

  焊枪建设城市绣针担责任

  为了从开始的刺绣小白,蜕变成一名具有良好功底的“绣郎”,张兴发也开始给自己制定新目标,想要绣织出些不一样的东西来,最好能一下吸引别人目光,让那些异样的目光退却。

张兴发正在绣十字绣

  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了中华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上。对于这幅画,不论是行外人,还是行内人,都能感受到其精致绵密的细节和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艺术的恢弘气势,能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就是它了!”张兴发下定决心要把《清明上河图》绣出来。

  有一天,老张动用了家中一笔“巨款”,买来绣制《清明上河图》的材料,在本不宽裕的家中,引发了一场不小的矛盾。

  由于张兴发的家庭负担较重,而他买绣制《清明上河图》材料的时候,家中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正是开销比较大的时候。为此,家人都对张兴发的这一行为表示了激烈的反对,女儿甚至还为此和父亲大吵了一架,但她最终还是拗不过张兴发。

  张兴发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做这件事不是一时起意,而是一门心思要做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邻居的质疑与流言蜚语,都在张兴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的穿针走线下慢慢消散,绣布上也逐渐显示出这幅旷世奇作的风采,从草木到人物,从河流到街道,无处不细致讲究。

  1643个人物,全长22米,张兴发历时7年,终于完成了这幅壮观的刺绣版《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局部

  如今,张兴发白天仍然顶着安全帽,用手中的焊枪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奋斗;晚上他则戴上老花镜、拿起绣花针,继续用十字绣扛起家庭的重担。焊枪与绣花针,两种看似毫无关系的工具,因为一份家庭的责任,融入了一位父亲的生命。在张兴发女儿心中,爸爸就是撑起整个家庭的“英雄”,不管有怎样的不尽如人意,也绝不认怂、永不服输,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认真过好每一天。

  加油,张兴发;加油,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江跃中 任超 吴涵

  编辑 |黄佳琪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