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戴小华:那晚,他的笑容很灿烂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马来西亚)戴小华     编辑:郭影     2018-01-04 18:15 | |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里这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1992年,他终于踏上故土,20多年来,余光中回大陆60余次。在余老看来,个人小小的回忆,不过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却有几千年的记忆。而这些记忆许多已经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深深地沁入中华儿女的骨髓和身体里了!

      2017年12月14日惊闻诗人余光中走了!虽然知道人总要离世,虽然知道他老人家已近90高寿,心里仍是一阵难过。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中央艺术学院主办“余光中教授演讲会”,我受邀担任主持人。那是我和他初次见面。那天他说了什么已不记得,但能面对余光中,恍惚间觉得自己又回到文学少女的年代。

      之后,因为出席文学活动与他有多次见面的机会。然而印象最深的两次,一次,在南昌,一次,在上海。

      2006年9月1日至5日,中国南昌市人民政府及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中国南昌市首届国际华人作家滕王阁笔会”,受邀的作家除了余光中,还有邓友梅、陈建功、陈若曦、尤今和我等人。

      晚餐后,大家为他提早庆祝生日,许多文学青年在台上朗诵他的诗,也有将他的诗谱写成歌曲唱。余老听到兴起像个快乐的孩子干脆起身走上台,以独有的“余式”风格吟诵起自己的作品,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那晚,他的笑容很灿烂!

      2009年9月25日,上海市侨办等单位配合庆祝60周年国庆,特别主办“同根·同文·同心”文化讲坛。邀请余光中、陈若曦和我为主讲嘉宾,余秋雨为主持人。那天,余光中的演讲题目是《爱护我们的母语》。他说:“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形,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这个圆的半径就是中文了。这个半径有多长,这个文化就能够走多远。”他演讲时语调平和,不疾不徐,却仍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激荡澎湃。直到现在,我都经常想起那个画面。

     《乡愁》的创作者离我们去了,不是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而是在浅浅的海峡另一端。但两岸的“乡愁”却不能一直惆怅下去。相信总有一天,所有的乡愁者,都能在最美母亲的国度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长江、黄河的歌。(戴小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