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章慧敏:上海那些“老师傅”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章慧敏     编辑:赵美     2021-08-15 07:56 | |

电话这头,我一声“曹老师好”刚出口,突然愣了下,叫了几十年的曹师傅,怎么脱口而出老师了?

细想起来,“师傅”这个名词被淡化已经有些年头了,而“老师”却是越叫越顺口。我叫别人老师,别人也叫我老师,“老师”的称呼天下飞。

我离开国棉五厂近40年了,曹师傅算不上是我的师傅,却又是我的师傅。当年他是厂工会副主席,我在细纱车间做了7年后被调到工会任干事。“干事”自然是要干事的,没点基本功怎么行?我在曹师傅的手里学会了出黑板报、刻蜡纸和手工油印等等的本事。

背着曹师傅,工会里的几位年轻干事叫他“曹皮匠”。你想啊,什么样的旧鞋到了皮匠手里,出来时必然面目一新,而工会要管理的事情纷繁复杂,曹师傅的“十八般武艺”都能派上用场。再以后,我们中谁的活儿完成得出色,一律冠以“皮匠”称呼。什么王皮匠、林皮匠、刘皮匠,相互赞赏,气氛融洽得很。

曹师傅念旧,耄耋之年了还不忘我这个部下,隔个把月会打我家座机关心几句。几十年的“师徒”关系还在延续,我珍惜,也感恩当年在他手上学到的“皮匠活”,换个场合同样用得上。

当年,我踏进“五棉”后就分在了细纱车间的皮辊间,属于保养工,不需要吃三年萝卜干饭。虽然没有正式拜过师,但师徒之间辈分分明,师傅的威望,徒弟的尊重,让我体会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深意。我进厂那阵,细纱车间出了位全国劳动模范朱桂芳,她在纺机前接纱头,让人明白什么叫稳准快!她的师傅也是位劳模,也姓朱,待人温厚谦虚。一个悉心传授,一个潜心学习,这样的传帮带才带出了高徒,为厂里争了光。

那个年代的师傅们不一定受过正规教育,但只要你是技艺的佼佼者,大家就服帖。我们皮辊间也有一位威信颇高的沈师傅,他的威望是综合性的,能解决别人无法应对的技术,再就是大家公认的“娘舅”:工友们有胆怯或不方便向领导开口的诉求,他会代他们向车间主任申诉。在工友们的心里,能仗义执言的人最有分量。沈师傅人长得帅,他的位子就像有块吸铁石似的,完成了手头活计的女工都愿意坐在他附近休息,顺带东家长西家短地说家常。我那时正在读业余大学,担心上班看课本会有人说闲话。每当这时,我会靠近沈师傅的工作台,他的一个微笑令我很安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纺织行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我曾经天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工厂被夷为平地,随后建起了一幢幢高档的商品房。岂止是纺织行业,原来占国家生产主导地位的一线企业也在逐步萎缩。“师傅”这个称号风光不再了。

“师傅”真的不吃香了吗?我记得媒体曾报导培罗蒙的一位老师傅凭着一张照片便为主人公做出了一身合体的西服,这技艺不是绝活又是什么?远的不说,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技能大赛上,上海那些不足20岁的厨师、药师、美容美发师、园艺师在各自的舞台上大放光芒。他们收获的是金银牌的成绩,也是社会对“师傅”们的尊重和认可。

这些年轻的师傅是我们身边的匠人,只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多了一分专注、一分坚守、一分人文情怀,这才成就“大国工匠”的时代精神。我想,在这个多彩多元的时代,人们对师傅的敬畏是不会淡漠的。(章慧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