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从书中到书外——重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刘瑛     编辑:王瑜明     2021-08-26 16:23 | |

1993金秋,在南昌——北京的绿皮火车硬卧车厢里,在“轰隆、轰隆”的单调行驶声中,手捧着一本新买的书,我夜以继日地读着。那是当年正火爆热销、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的自传性畅销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据说,这本书创下了160万册的销售奇迹。

作者和周励(左)

那趟北京之行,是我第一次到德国驻中国大使馆申请出国签证。对从未迈出国门同时又十分渴望了解西方世界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作者饱含激情和神采飞扬的文字,在美国与中国、过去与当下、历史与未来中来回穿梭。书中对青春的回忆、对历史的追溯、对美国生活的真实记录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对知识的追求、始终洋溢的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像秋日艳阳下高高飘扬的旗帜,给人昂然向上的力量。

那时的我,并未意识到这本书中附带着的一条商业信息,是怎样改变了我在德国的生活。

多年后,在一篇散文《在德国挖到的第一桶金》里,我记述了这段往事:

初到德国的日子,心里时常忐忑不安。

那时,我们的公司刚成立,业务量是零。那时,我还从没做过生意,商业常识是零。而且,我的德语必须从字母学起,基础知识也是零——总之,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公司的名字,带了“欧亚”两字。顾名思义,当然是做欧亚生意。确切地说,就是做德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

那是1994年初。出国前,恰好看了一本当时在国内正热销火爆的自传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女主人公周励在纽约做生意的经历给了我们些许启发——既然中国纺织品的质量达到了能够进入美国曼哈顿第五大道橱窗的水准,那么,同样也应该可以进入德国市场。于是,我们将公司产品定位为纺织品。

历经了种种艰难曲折,两年之后,我们终于成功将中国纺织品打入德国主流销售市场,并成为德国大型连锁超市Kaufhof、Karstadt的固定供应商。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带来的启示,让我们在异国他乡发了财。

定居德国、安居乐业之后,我渐渐淡出了商业圈,开始重拾文学梦,把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不断在国内外文学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

2014年秋,我受邀回国参加在南昌举办的首届新移民文学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汇聚一堂,人群中,我无意中瞥见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犹如突然不期而遇心目中的偶像,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阵狂跳:是周励!虽然之前从未见过她本人,但清晰记得《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书中她的彩照。做梦没想到,文学,让我在自己的故乡与她相遇!

从此我与周励建立了个人联系。网络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

2019年5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举办的“第一届欧洲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年会”上,作为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主席,我有幸请来了周励,并特意带上了当年捧读的那本《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本书一直跟着我,从南昌到北京,从北京到德国;后来,又在海外朋友圈中传阅,书皮封面都磨掉了,以致不得不用胶带粘上。

在大会现场,当着全体参会人员,我请周励在主席台上为这本书签名。她在黏着胶带、已经泛黄的扉页上,用遒劲的字体写下“刘瑛友雅正周励2019.5.18  德国”。之后,我们俩紧紧拥抱,感叹文学带给我们生命的那一份丰厚。那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个晚了25年的签名,对我个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大会之后的德国、瑞士之行,让我有机会得以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了周励。

记得在德国“童话之旅”中的小城维尔茨堡,主事者安排了一顿典型的欧洲烛光晚餐。全木质结构、古色古香的餐馆小屋,长条西餐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精致的欧式餐具旁边,幽幽烛火正烧着火锅似的靓汤。同行一位老师不慎将桌上的蜡烛碰倒,桌上“腾”地窜起一条火龙。一桌人全都惊呆了,没人反应过来,也没一个人敢动。只有周励,在惊叫一声之后,挺身而出,用手上的餐巾布,迅速扑灭了正在燃起的火龙。

那一刻,我正坐在与周励平行的另一条方桌上,清晰地目睹了发生的一切。想起来都是后怕:那晚的每台餐桌上,都配着小型煤气罐。如果没有及时扑灭燃起的火苗,一旦碰上煤气罐,后果不堪设想。事后,每回想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都不由地心惊肉跳,对周励在关键时刻的反应敏捷和果断勇敢,钦佩不已。

周励在西藏

周励近些年选择了写作和游历世界的生活方式。她的旅行,绝非度假式的休闲旅行,更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那趟德国、瑞士之行,让我惊讶于她对政治、历史、文学的深刻了解以及独辟蹊径的眼光。

瑞士日内瓦,许多人在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一些人利用空闲时间逛街购物,她却轻车熟路地带着我们去看托尔斯泰曾下榻的旅馆、茜茜公主曾疗养的酒店。后来,在她新出版的《亲吻世界》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横跨中西,纵观古今,以史为鉴,她的游历足迹和她的所思所想,绝非常人所能。

周励此时正做第五次西藏之行。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她每天发布的每条消息。我知道,在她笔下,今后肯定会有带着西藏色彩的文字出现。

为写这篇短文,在事隔28年之后,我再次重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没料想,经历了多年的海外生活之后,这本书带给我的感佩、感想,绝不亚于当年。跟着周励,一道沉思、一道迷茫、一道欢笑、一道品味生活的各种滋味。

好的作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今天,再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隽永的句子,仍然回味无穷——

我们总是在举手之间轻易地割舍了历史,我们总是在永远失去之后,才想起珍惜往日曾挥霍和厌倦的一切,包括故乡,也包括自己的过去,时光之船载着我们向前漂流,却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原点。(刘瑛 德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