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八十年代影评组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富晓春     编辑:赵美     2021-10-04 12:43 |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老家浙南文成上班。有两位先生经常约我看电影。一位是县文化馆创作干事王嘉棣老师,还有一位是我在卫校读书时的老师、中医理论家王贵淼先生。两位当时四五十岁年纪,装束整齐划一,兰卡其中山装,上衣兜别一支亮闪闪的钢笔,老成持重。每次见面,两位先生必言:“有空不?陪我看场电影。”

他俩都是当地影评组的成员,手头有票。免费看电影,我正求之不得呢。“二王”看电影,风格迥然不同。王贵淼老师像个“喇叭筒”滔滔不绝,双手捧着一只玻璃茶缸(可能是药房中盛什么药的罐),每当看到精彩之处,就高高托举起仰头咕噜咕噜喝茶。王嘉棣老师是个“闷葫芦”,自始至终一言不发,老是抽烟,一支接一支;立锥之地,烟雾缭绕,熏得我及邻座眼泪汪汪直翻白眼。

“二王”带我看电影,不是白看的,观后要谈观感。一句话也行,一个字也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两位前辈面前,我也不客气,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那时,我不是影评员,但我的一些观感,经常会以“观众某某某认为”的方式出现在“二王”的影评中。

“二王”戏谑中带着赞赏,称我为编外的“超级影评员”。我欣欣然。

那时的电影文化十分活跃,上至省市乃至全国,下至各县区几乎都有影评组。当地的影评组成立于八十年代初。没有场地,没有经费,它只是隶属于电影公司的一个松散组织。由电影院具体负责,不定期印发油印刊物《影评选辑》。影评组最初只有六七个人,大都来自文化部门,也有个别其他单位的。我与他们都有接触,闲聊时经常谈论电影,喜欢臧否电影人物。

1986年4月,影评组人员调整,我终于有机会正式“转正”了。记得与我一起进入影评组的还有青年文学爱好者苏哲。苏哲比我小几岁,五大三粗的小伙子,戴一副文绉绉的金丝眼镜。人前人后我管他叫“苏小妹”。当影评员最实惠的待遇,就是可以免费看电影。每逢新片到了,电影院提前给每位影评员赠送两张影票,装在信封专人送到案头。

送票的是一位我喊他“电影公司”的大叔,玉壶那旯旮人,说话轻声慢语。其实我小时候见过他,那时他还是小伙子送电影下乡,我们一群小屁孩欢呼雀跃,大老远就冲他喊:“电影公司来了,有电影看啦!”后来,我到县文化部门上班,与他的亲戚算是一个系统的人,彼此经常见面,我还改不了口一直管他叫“电影公司”,他也不以为忤,足足喊了十几年,以致我至今仍不知他的真名实姓。

从少年开始,我就是个超级电影发烧友。长期订阅《大众电影》杂志,半年装订一册,宝贝似的收藏于书柜最底层。不大的陋室,不太宽敞的墙面、天花板贴满电影海报;王心刚、刘晓庆、达式常、斯琴高娃等俊男靓女照在房间里摇晃。影院里放的电影几乎看个遍,不忍落下半个场次。我还有一个绝门功夫,就是喜欢的片子可以重复看,连续看N遍也不过瘾,可谓百看不厌。

位于建设路中段的电影院,是当年这个三等小县最繁华之处。每当夜晚降临,这里霓虹灯闪烁,人山人海。电影广场——其实算不上广场,也就是一片空地而已,两旁竖立着电影宣传画,其中有一块就是影评专栏。影评栏每期发两三篇影评,都是针对时下放映的新片的。那时打字还是稀罕物,影评都是哪位老先生用毛笔正楷抄写的。我是影评栏前的常客,过去专看别人的影评;后来成了影评人,也看自己的影评。影评栏前经常聚满人,有人还高声念出声来。

在影评栏上发表影评,于当时是一件非常显赫的事。那个时候,我正在谈恋爱。有个夜晚与女朋友逛街,我连哄带骗将她“拐”到电影院影评栏跟前,相当于设计一个景场,让她无意间看到我写的影评。见有那么多的观众驻足观看,女朋友两眼发光,妩媚爱恋的眼神中骤然多了些许钦慕与崇拜……

现在想来,十分好笑;妄图虚荣,莫过于此也。

写影评的妙处,就在于自由,没有固定的框框或模式。我打小喜欢惊险侦破片,记得写的第一篇影评,就是《神秘的大佛》观后感。写这个影评时,我还在高中读书。到了影评组,我痴心不改,重点仍然倾向于惊险侦破片。《梅山奇案》《508疑案》等影片上映,我都写过影评。当年山城放映《林中迷案》,现在想来,这个电影其实拍得一般,但案件错综复杂,吊足我的胃口。记得当晚无眠,蛰伏斗室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千言,一挥而就。这个影评,后来被推荐到市里,供全市影评员交流之用。

影评组很少组织活动,大都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静观状态。印象中开了一次非正式的茶话会,正是电影《少年犯》风靡全国的时候,我们去影院观影之后,专门到县文化馆喝茶,专题讨论这部电影的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那是一个纯真年代,只一杯清茶,大家便海阔天空,无所不谈,真可谓高山流水遇知音。会后,电影院专门推出了一期专刊,将有关影评汇集成册。

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影评组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致销声匿迹了。八十年代影评组,相当于现在的“电影沙龙”,虽然短暂如昙花,却让人终生难忘。它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文化印记,更是八十年代那个火热奔放的时代赋予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富晓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