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又到辞青时,千树万树秋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桑飞月     编辑:王瑜明     2021-10-18 15:20 | |

青凋草白头,千树万树秋。此刻,宜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向那些曾渲染我们大半年生活的青色草木告辞。

寒露过后,便开始进入深秋。

青凋草白头,千树万树秋。庄稼已归仓,大地渐苍茫……此刻,宜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向那些曾渲染过我们大半年生活的青色草木告辞。

深秋登高,是习俗,多发生在重阳。至于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说是为祈福,有说是为辟邪,还有说,是为辞青。

辞青这个词,出自清代作家潘荣陛所著的《帝京岁时纪胜》。

潘荣陛曾在皇宫内任职。乾隆十年,潘老先生退休后,开始居家写作,以皇都品汇万方,逐月记录一年四季各节令及其有关的习俗、宗教活动、四时鲜果蔬菜食品等事,汇编为《帝京岁时纪胜》。在《帝京岁时纪胜·九月·辞青》中,他记道:“都人结伴呼从,於西山一带看红叶,或於汤泉坐汤,谓菊花水可以却疾。又有治肴携酌,於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在这里,青已不仅仅是个用来表示颜色的名词,而成为了一个代词,代指自然界里的植物,代指那些渲染过我们大地与生活的蓬勃生命——花草树木庄稼等。青来时,人们争相出门踏青,尝青。青离去时,对它行注目礼,说再会,有始有终,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浪漫情怀及对大自然的敬意。然而,单做文人还是不够的,还要热爱大自然,与青山草木为友,才会对青滋生出这么一种敬意来,才会记得对它们进行辞别。

辞青的方式,有多种。山上的枫叶红了,大家结伴去看,是辞青。菊花开了,将菊花撒进温泉水中泡温泉,也是辞青。或者带上酒和菜,来到天广地阔的郊外,痛痛快快地喝上一天,就像与一位老友饯行那样,只是,这是与青饯行。

在江南,我觉得当地人所做的一些事,也可以叫做辞青。譬如,烘青豆。烘青豆是做烘豆茶的原料。寒露前几日,也即是国庆节期间,青毛豆长至饱满。这时,余杭人会抓紧时间将它们割下剥出,制成烘青豆,存储在豆罐中,用来冬天闲时打茶会,即邻里间一边喝烘豆茶一边话家常。把烘青豆的青,定格封存起来,是对青的珍惜,也是对青的辞别。青色的豆,不仅给人以味道上的享受,更有一些关于季节的记忆。

此外,在一些茶山上,有一些老茶农会在此时采秋茶。茶树到了白露至寒露这段时间,又会欣欣然进入生长佳期。秋茶味道和淡,有一种独特的甘醇与清香,是一些老茶客们所钟爱的。但因其不及春茶鲜嫩,经泡,所以也卖不上价钱。他们只是采来自己喝,品味自己所喜欢的那种味道。这是秋天里的最后一抹鲜绿。喝秋茶,仿佛是在辞茶,辞青。

秋天在缓缓着陆,青色在逐渐消失,有时,走着走着,就会对那些事物心生恋情,会情不自禁地对落在地上的桂花拍照,对草丛中的喇叭花拍照,对池塘里的最后一朵睡莲拍照……对秋天里的万物拍照,我想,这也是一种辞青的方式吧。

秋天来临时,我也喜欢登高。或去附近的崇福山,或者去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眺望正在变得斑驳的古老的良渚大地,看云天相接处的云卷云舒,看白鹭飞起又落下,看白了头的芦苇在风中飒飒,看草木一岁一枯荣,想人间的遇与离。

青,隐进了岁月,像掉进了一个黑洞,它带走了我们在那青色的背景下所经历的事情,青凋谢了,大地上便只剩下一些思念的风在东奔西跑。我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想念那些青色的岁月,也想念曾经在生命中走过的一些人。(桑飞月)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