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刘心武:和叶廷芳聊巴洛克建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刘心武     编辑:钱卫     2021-10-30 09:58 | |

  一位小我两轮的朋友跟我通电话,提及叶廷芳在今年9月27日去世,感叹:“他对卡夫卡的译介,是我青春期宝贵的文化滋养。你跟他那么熟,应该写怀念文章啊!”是该写。但这两年像他那样,于我是兄长辈,而且有交往的文化人,竟有接二连三仙去的,有的,如从维熙,我马上写出悼念文章;有的,如邵燕祥,找出了他前年写给我的信,再读,却一时不愿轻率下笔;有的,如沈昌文,去世后立即有怀念文章见诸报端,共情之音,已有表达,涉及我俩之间的事,可以在今后的大回忆录中提及……叶廷芳么,我们来往最密切的时间段,是在上世纪最后那十年,近十几年联系少了,但相互的惦念之情,应该是对等的吧。

叶廷芳先生

  上世纪最后那十年里,我们一度住得比较近,都在北京东南的劲松小区,不过,我住的那栋楼,在尽东头,他住的那栋楼,在尽西头,走路来往,比较费劲,相互拜访,都是骑自行车。

  廷芳兄对德语文学的译介,也滋润着我。其实他的修养不仅体现在文学方面,他对德语领域的音乐家,对欧陆的建筑艺术,都有研究,其见解、心得,都有散文随笔呈现。我们两个,一度都被京城的建筑界容纳,一些建筑界的论坛活动,我们都被邀请参加,也都曾做过发言,挥洒自己在建筑艺术方面的见解。

  因为聊得多了,相互看对方公开发表的文字也多了,共鸣反而不那么令我们兴奋了,分歧一现,讨论起来,乃至争论起来,滋味就浓郁了,认对方为谈伴的快感就增强了。

  有次交谈中,廷芳兄问,是质问的口气:“心武,你的发言,你的文章,我发现一个问题,对西方古典建筑,对罗马式、哥特式,以及后来的浪漫主义,乃至近代化繁为简,简到干脆搞方盒子的包豪斯式,都不吝赞叹之词,甚至于,我记得你有次发言中,对洛可可式,那种奢靡繁琐的风格,都予以容纳,那你为什么几乎只字只句不提巴洛克式?哼,别人忽略过去,我饶不过你,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呀!只有最佳谈伴,才能如此兴师问罪!我就很高兴地跟他从实招来:“受刺激啦!”我跟他说,我上高中的时候,课程里有制图课,需要用鸭嘴笔等工具,用墨线绘制出椭圆形,不知怎么搞的,别的同学绘制起来似乎都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却无论如何画不成,下课铃响,同学们纷纷轻松交上作业,我气急败坏将未成的制图撕毁,老师当场宣布给我一个2分(当时实行5分制),这个少年时代的阴影,使我对任何椭圆的东西都无法产生美感。记得我1984年第一次去德国,巴洛克式的建筑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但后来在德语地区大行其道,德国汉学家朋友带我去欣赏一处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立面高处中央就是巨大的椭圆形造型,虽然那德国朋友喋喋不休地指点着跟我解释那种美术学追求的妙处,我却只盼快些离开,多看看科隆大教堂那种哥特式建筑……

德国柏林巴洛克风格的夏洛滕堡城堡

  廷芳听了先哈哈大笑,笑完却又严肃地议论:“西方心理学,多有研究童年心灵阴影如何影响人生进程的,你这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个案。怪不得。Baroque来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里的barroco,是变形的珍珠的意思,珍珠本该是正圆的嘛,变形了可不就椭圆了,这种建筑的造型模式,的确大量使用椭圆、菱形、大曲线……你在巴洛克式建筑上的审美逆反,原来是有心病呀!”

  我就跟进议论:“搞建筑评论,应该摒弃个人的私密心理、偏执趣味,秉公而论。毕竟,美,还是有客观标准的。其实在我青少年时代,对北京的两个剧场建筑,还是挺欣赏的,一个是王府井附近,东华门外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它现在还在,虽然经过多次改建,立面大体还是巴洛克式。另一个在南城珠市口,原来叫开明剧院,一度叫民主剧场,立面也是巴洛克式,现在因扩展马路已经拆除,但有照片留下。”

  廷芳兄颔首:“我也有印象。”

  我又议论:“其实上世纪1915年,当时北洋政府委托德国人罗思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添建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的弧形遮檐,侧面增添西洋图案凸雕花饰,1916年竣工,现在重修,也还保持那种面貌,我觉得,箭窗的弧形遮檐,侧面增添的凸雕花饰,应该也具有巴洛克式的韵味,看起来蛮顺眼的。”

  廷芳兄呵呵笑:“罗思凯格尔要是使用椭圆形,你也还觉得顺眼吗?”

正阳门箭楼

  那几年,有时我会去他家汇齐,一起骑车奔赴某个建筑界的研讨会,他当着我的面,仅用一条右臂,麻利地穿西装、扎领带,下楼后,也仅用一条右臂,利索地开车锁、推车、骗腿上车、扶把前行……他比我帅,真是翩翩王子,一路骑到活动地点,他比我受欢迎。

  有人私下问过我:“叶廷芳那条左臂是怎么没有的呢?你该知道吧?”我不知道。我未问过,也从未有过问之心,我跟他在一起时,也从不对他的缺臂投去特殊目光,更不会赞叹他一臂具有双臂功能。廷芳仙去,我又痛失一个谈伴。倒是可以在静夜里,再反刍一下在长安街那被戏称为“水蒸蛋”的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确定后,他在某次建筑界座谈会上的精彩发言,他的美学造诣,他的艺术通感,他的博大胸怀,他的如珠妙语……(刘心武)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