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信息茧房”,作茧自缠裹?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怡然     编辑:赵美     2021-11-28 15:31 | |

如今的网购,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大凡有啥需要,只要用准关键词,去网购平台一搜,立马想啥有啥,唾手可得。近日,欲让不同接口的电器在同一个插头上充电,便上网寻觅“多口异型”充电头。起先因输入的关键词欠准,故久搜不得,便归咎于自己想当然了,这玩意恐怕尚未造出来呢!孰料更换关键词再搜,果然“心想物现”,大同小异的新型充电头信息顿时争先恐后追踪而至,并连续多日齐齐地在我的手机屏上吆喝争宠!真佩服诸多精明的商家嗅觉灵敏,也惊叹这基于大数据算法的广告轰炸之迅捷与精准。

置身当下互联互通的网络环境,我们的各式信息接收行为中,诸如此类的境遇无所不在。形形色色的新闻客户端、社交平台、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络绎不绝的新闻消息推送,投你所好的定向信息分发,尤其是一旦预订了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信息后,相关的内容便绵绵不绝地投放而来,使受众在获取信息、交流观点时,身不由己地被海量信息所包围、裹挟,潜移默化地被某些思潮和观点所侵入、绑架。有鉴于此,学术界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正是反映了互联网用户的一种信息窄化和信息极化现象。《信息乌托邦》一书指出,“信息茧房”现象是由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是个性化的而非全方位的,用户往往会基于个人偏好去选择接触媒介信息,长此以往,就会把自身束缚在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于是,长时间的信息选择偏好,“正中下怀”式的信息获取,便造成了偏听偏信偏见偏执,逐渐形成错误的认知,甚至遁入荒谬观念的死胡同而浑然不知。

人的观念,似乎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而事实上却无时无刻不在左右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久前,读到一位曾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老领导回忆的一段往事,1984年,日本东芝公司在上海国际饭店楼顶上制作了一块广告牌,并签订三年广告合同。有人致信市政府表示强烈抗议:“鬼子”的广告怎么可以在我们上海最高的国际饭店上面亮起来?过了几天,又有一封群众来信称:限你在10天内把广告拆掉,不然我就要炸掉它!署名“一名忠于祖国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市领导无奈之下求助于军方,上海警备区派了一个班的战士在广告牌下站岗,穿便服在国际饭店周围巡逻。末了还在东芝广告牌左右再各放两个标语,左边“祖国万岁”,右边“人民万岁”。

这样的往事,今天听来简直荒诞不经匪夷所思,却在我们身边真真切切地发生过。可以说,当年的闭关锁国不啻建构了一个硕大无朋的“信息茧房”,人们所应获得的丰富真实信息被屏蔽,导致思想禁锢,观念陈腐,坐井观天,盲目自大,“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于是一见“洋广告”便大惊失色,愤懑不已,执意认定此乃“离经叛道”。

而在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大小小明明暗暗的“信息茧房”无所不在,稍不留神便身陷桎梏。有调查数据显示,社交媒体带来的多种危害之一,就是不知不觉中被其“控制”。譬如,处于信息封闭半封闭状态的老年群体,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商家发布的所谓“优惠优待”信息利诱,从而上当受骗,无谓破财。陆游有诗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在“智慧信息世界”里,欲抵御和拒绝“作茧自缚”,摆脱“信息茧房”的缠裹,尽管委实不易,却真当警觉、小心啊!(怡然)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