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清明已至,本文作者李平谨以此画缅怀画了一辈子连环画的贺友直老先生,缅怀为新民晚报服务了一辈子的老报人父亲。
(贺友直绘“五七干校”中的李仲源)
开水房里的笑声
李平
贺友直老先生的连环画从小就喜欢看。《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十五贯》……一幅幅小人书画面构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城市农村,民俗风情,百业百态。可以说,很多知识和道理,来自于小时候看贺友直的连环画。后来,连环画不再有看。但家里订的新民晚报上,还时不时能看到贺老先生画的市井生活趣事。非常钦佩和欣赏贺老先生观察事物独到的角度慧眼,看似平淡无奇的人与事,被他一画真会把人们的笑声引出来。
家里珍藏有一幅贺友直老先生为我父亲写照的画,父亲在世时不轻易示人。每每“噱”他拿出来看看,我总是故意糗他“赤膊!赤膊!”,他嘴上说“难为情,难为情”,但一脸的笑容难掩心中的得意开心。
父亲李仲源(中原)是复旦大学抗战时期迁在重庆北碚时读的新闻系,陈望道是他们的系主任。毕业时一个系仅剩八位学生,号称“八仙过海”。我母亲是唯一的女性,叫她“何仙姑”,我父亲就是“铁拐李”了。他们毕业后不久抗战胜利,即来上海进入新民晚报,当记者,跑新闻,爬格子,编稿子。一直干到76岁,可谓老报人了。“文革”期间,新民晚报被“造反”停刊。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一批被称为“臭老九”的记者编辑们被送到奉贤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后来所谓“开门办校”,又被遣到金山卫。在那里,父亲与贺友直同室而居,同桌而食。我父亲长贺友直三岁,贺友直称他“大老李”,他叫贺友直“贺老弟”,两人相处极为融洽。他们从“牛棚”里被“解放”后,得到的“厚遇”是派到开水房里烧水。父亲得此差事还挺乐呵,说“至少他们(造反派)对我烧水还放心”。那是八月酷暑天,先要将大土灶上的大铁锅里挑满水,再用柴火烧开。每天要保证供应百十号人喝用的开水,这真不是件轻松的活。“大老李”干脆赤膊上阵,居然在等水开的那段时间还可以坐在小板凳上看会儿书。一不留神,“大老李”的“半裸”便被“贺老弟”“大不敬”地记录下来。那是1972年的夏天。时隔二十年后的1992年,“大老李”又请“贺老弟”在“半裸写照”上补写了题记,“贺老弟”的俏皮诙谐跃然纸上。
贺友直画人物都以白描线条为主,这幅“半裸写照”是少有的着色水彩。此画将父亲的神态勾勒得栩栩如生,那眉头,那眼镜,那嘴唇,那手指,还有那一头桀骜不驯的头发,凡是见过我父亲的人都惊叹“太像了”!不愧为大师之作!
父亲在新民晚报上班时,对仪表还是蛮讲究。早上出门总是“头势清爽,皮鞋锃亮”,走出弄堂时回头率也是有的。回到家里,他就像“铁拐李”那样彻底放松。那时家里为省电风扇都舍不得开,夏天里他也是经常喜欢赤膊摇一把大蒲扇。自从发配到“五七干校”,要他们接受“再教育”,他便从穿着上“向贫下中农看齐”。当时像他这样的,不在少数。以致当地农民把他们当调侃对象:“五七干校的人,穿得么破来西,切(吃)得么好来西(看来食堂里伙食搞得还不错)。”父亲被派去烧开水后,大夏天干脆破衣服也不穿了。我妈妈知道他有这“癖好”,因此不得不经常提醒他:不能在开水房里赤膊,一是不安全,二是不雅观。他也口头上答应“好格,好格”。不想,“贺老弟”的画偏偏暴露了他的犯规行为。在我妈看来,赤膊入画成了大事,因为“斯文扫地”了!对父亲来讲,这又如何是好!这下“糗大了”,成了我们“讨伐”他的证据。
此画记录的是那段非常时期一对真挚好友共患难的生活场景,父亲由此还得了个雅号“李开水”。赤膊行为看似是我父亲的不拘小节,其实他是以此在无声抗争,而“斯文扫地”确恰恰是那个年代的写真。可以想见他们当年是如何苦中作乐,开水房里的笑声给艺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清明已至,谨以此画缅怀画了一辈子连环画的贺友直老先生,缅怀为新民晚报服务了一辈子的老报人父亲。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