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出书要晚”

  小编的话 “出书要晚”是九十三岁的历史学家汤志钧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着重强调的一条重要的治学经验。“出书要晚”,既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境界。

  “出书要晚”

  葛昆元

  听惯了“出名要趁早”的励志名言,乍一听“出书要晚”,还真有点新奇!

  “出书要晚”是九十三岁的历史学家汤志钧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着重强调的一条重要的治学经验。然而,汤老说,他年轻时对这句话也并不以为然。

 

  汤老出身于书香之家,从小在父母影响下,背唐诗、读“四书”;继而,师从前清廪生贺怀伯读国学;稍长就读于无锡国专,得到吕思勉、周谷城、周予同、王蘧常等先生的教诲,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尤其是两位“周先生”(周谷城和周予同)对他的影响更大。1940年至1950年的十年间,年仅二十岁上下的汤志钧除了注释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第一册外,又写了《荀子学案》和《史汉异同举隅》,同时,他的《中国经学史》也写到了隋唐,《清代经今文学史》也已写就。1955年,他刚过而立之年,就出版了论文集《戊戌变法史论》。真可谓年轻有为,才气横溢。谁知,当他去拜见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处主任李亚农时,李先生却对他劈头浇了一盆冷水,说:“年轻人应该多读书,掌握两三国语言,不要急于出书。你三十岁就出论文集了,太早!清朝学者都是五十岁以后再汇订成集的。”年轻的汤志钧自然是心中不服,心想:“难道只有你好出论文集,我就不能出吗?”对李先生的点拨和教诲,不理解。

 

  多年之后,随着大量史料的发掘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他重新审视自己年轻时出版的论文集时,才发觉自己过去的著作中,有不少粗糙疏漏之处,比如,过去他在研究章太炎时,根据原有的资料,认定章太炎先生是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是和当年的一些私塾先生一样认为“的、地、了、么”不登大雅之堂。可是,1981年他在日本京都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就查阅到1907年章太炎先生在京都大学写的一篇名为《佛学手稿》的讲演稿,就是用白话文写成的。这使他十分惊讶,也使他对自己过去的著作有点“不自信”起来,“深悔梨枣过促”,深悔当年自己年轻不谙世事,不理解李亚农先生对自己的一番良苦用心。

  从此,他于治学上更加勤奋,长年埋头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穷经皓首,爬罗剔抉,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纠正过去的舛误,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接近于历史真相。他在50岁之后撰写出版的《近代经学与政治》《戊戌变法史》《康有为传》《章太炎传》《改良与革命的中国情怀——康有为与章太炎》《清代经今文学的复兴》《汤志钧史学论文集》等论著,也显得更加成熟。1992年,他应邀赴中国台湾讲学时,因他 “满脑经典,讲课不必看稿”而轰动宝岛。可见他几十年来,所用功夫之深。

 

  当然,汤老主张“出书要晚”,但并不反对“出名要趁早”。各人的条件不同,成长出名的早晚机遇也就不同。假如,你天生有一条好嗓子,有一副好身段,或者对文学创作、水墨丹青、体育竞技等特别有灵感,再遇上好机遇,好老师,出名早一些也无啥不可,也是好事。不过唯独这学术研究,倒是非得要有耐得寂寞,有甘坐十年甚至几十年冷板凳的决心,才能有所建树;否则,光靠一点小聪明,绝对难成气候,也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学术成果,写出能够流芳百世的学术著作来。

  因此“出书要晚”,既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境界。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新闻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新闻热词榜
1
1S
  • 数据加载中……
【街谈巷议】萌娃的”六一“想要什么?家长: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2016-05-31 08:15
聚合
生活在上海 生活在上海

这里,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上海人,有来自国内各地的新上海人,有不远万... [详情]

上海迪士尼独家“评测”报告:迪士尼这里有点暖 上海迪士尼独家“评测”报告:迪士尼这里有点暖

今天,万众瞩目的上海迪士尼迎来“内测”。专业“凑热闹不嫌事大”的...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友情链接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