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老上海南市区的弄堂里。记得小时候我们的弄堂常常是这样一种城市景观:主妇们倚门而坐,一面做着家务,一面和邻居拉着家常,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做着游戏,通常是我与女孩子们跳着皮筋,捉迷藏或办家家之类,我的堂哥与一群男孩儿热烈地争论着什么,或比掰手腕,比臂力。有人在剃头,或在看人修伞,修棕绷,老人们热衷于弄内的公益活动,大家互相照应着,帮邻居看小孩,雨天帮着收衣服,其乐融融。所以那时入屋盗窃、入屋抢劫几乎是没有,任何一个“生面孔”出现在弄堂口,就有十七八双眼睛盯住了。
夏天的夜晚乘凉更成了弄堂永远的上海风情,到处摆着椅凳,人们团团地聚坐着,国家大事,小道消息,东家长西家短的乱扯,老人们大多是静静地躺在竹榻、睡椅上,睡眼朦胧地摇着扇子,在习习的晚风里,产生了一幅幅喜剧般的连环图画。
由于弄堂房子家家户户紧挨着,共同分享屋前屋后的弄堂,平时出入照面时常会打个招呼或寒暄几句。一有叫卖声,抱有共同兴趣的主妇就会应声而出,于是对货色评头论足、讨价还价、交流观点之声不绝。更有借此机会交头接耳,交换东家或西家最新信息,把本来要买东西的原意也忘掉了。
另一处邻里交流的地方就是老虎灶。老虎灶即私人开的开水店,兼茶馆、澡堂于一体,是弄堂居民每天必去的地方。人们在等开水时和排队候浴时,常常会从世界大事聊到隔壁那几岁的孩子。直到炉子上的开水“咕噜咕噜”叫了,或者轮到自己洗澡了才依依不舍分开。
遍布在上海弄堂口有颇具上海味的皮匠摊、修钢精锅子摊、测字摊、修棕绷摊、修钥匙摊等等,这些修补摊,是居民们每天上下班必经之地,摊主往往成了这条弄堂的“不倒问”,哪家出了什么事,有什么新动向,来了什么客人,他无所不知。邻里谁闲着没事在那坐上一时半会儿,定会刨出许多弄堂“小道新闻”来。
要说里弄里什么时候最热闹,那肯定有人结婚了。结婚前几天,周边各家姆妈会主动过来帮忙把喜糖装袋,字稍微好看点的会帮忙写请帖,儿女双全的姆妈会被邀请来缝喜被,因为老上海的人们坚信有福气的人缝的被子盖在身上也会沾上福气。同时儿女双全的姆妈还会在新娘出嫁那天帮着化妆师一起处理新娘的发型,被她们梳过新娘头的新娘们是最让人艳羡的。这时候,不管之前有什么矛盾或者隔阂,收到喜糖后,都会说上一句:好福气哟。
然而弄堂这种独特的城市空间让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使家庭没有隐私可言,过于近的距离使争吵无可避免。基本每个弄堂都有一个“老糨糊”,所谓“老糨糊”,顾名思义,就是脾气好又善于调解的老好人。东家的水费电费不肯平摊,西家把垃圾倒在邻居门口,隔壁老张把烟头扔到窗下把邻居被子烧了,楼下小王每天早出晚归吵着大家睡觉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得请来“老糨糊”调解。左右两方各劝几句,多数情况下,大家又和好如初了。
弄堂里的人虽然平时喜欢管别人家的闲事,喜欢谈“山海经”,飞短流长,直到闹出矛盾,生出口角,或在公用面积上勾心斗角地占地盘,但是做了好吃的,或乡下带来新鲜瓜果,人们仍会互相分送食物,过年过节,也会喜气洋洋地托着大盘花生糖果到处拜年,情意十分充沛。
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行当,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的市井百态,是上海这座城市中最浪漫、最能触动人心的部分,同时也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社会特征。这就是上海弄堂邻里关系与人情,属于特有的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心态,阅读了他们,就如同阅读了上海人的社会历史。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